《四川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從2021年開始,四川統一高考考試科目設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各科滿分仍為150分,不分文理科。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必考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選考科目)成績組成。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由考生根據本人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擇。
對此規定,成都市民鐘先生表示,他還沒來得及認真思考這個問題。鐘先生的女兒在成都青羊實驗中學讀初一,2018年上高中,剛好趕上新的高考制度。鐘先生說,就不分文理科而言,他希望要真正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千萬不要因此增加學生負擔。
成都大學的黃教授認為,現在部分大學生專業有余,廣博不足。如果一個理科學生連中國基本的古典文獻和歷史文化都十分欠缺,一個文科生不懂得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學,都會影響其學業甚至學術的發展。黃教授說,比如,前段時間大家都在談論的“熔斷”機制,“熔斷”一詞來自物理學上的電學知識,但用在經濟學上非常形象。如果不懂這些,就會影響其理解和判斷,甚至鬧笑話。將來文理不分,也是相對不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科,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成都石室中學教學處主任毛偉也認為,不分文理科更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他表示,不分文理科,有利于打破現在的高考格局,以高考改革強推新課改,有利于高校選拔人才,與世界先進教育更進了一步。毛偉舉例道:“按現在的分科來講,如果一個文科生剛好對物理感興趣,一個理科生剛好對歷史感興趣,就沒辦法兼顧。但實行新的高考制度后,就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了。這非常有利于增強理科生的人文素養、文科生的理科素養,有利于綜合性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有利于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這更趨向于一種理想的中學教育,在現代教育征程上大跨了一步。”
石室中學校長助理徐銳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他說,文理不再分科后,學生在高一就要進行自己的大學專業規劃和將來的職業規劃,這對學生是一個挑戰。很多學生可能當時并不清楚自己在哪些學科更有優勢,一旦選擇失誤,要調整不知是否還來得及。此外,除了語、數、外3門課程外,另外6門課程學生是6選3,不同學生會有不同的選擇,學校會因此分成很多班上課,在師資、教室及各種硬件上必然會增加很多投入。
“教師的評價體系和標準也會發生改變。”徐銳說:“現在高中是文理分科的,班級和學科都很固定,對6門選修課的老師而言,課時安排和考核評價都是固定的。但實行學生自主選修學科后,同一門學科,在學生不同的選擇組合中,其重要程度就會不一樣,學生花的工夫也不一樣,這對老師的評價和教學質量監測都會帶來新的考驗。”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