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談談什么?孩子坐不住怎么辦?
4月16日(本周六)是杭州市的民辦小學招生面談的日子,為了這一天,有些家長已經緊張了一兩個月。孩子就要參加面談了,王先生比較焦慮:“我兒子很聰明,但是在幼兒園里是個調皮大王,坐不住。到時,如果孩子面談時注意力不集中,給老師不好的印象,會不會被刷下來?”記者采訪了兒童心理醫生和教育專家,他們說,這些家長其實不必過于擔心,面談時有些學校是家長一起參加的,孩子不會有太大壓力,如果孩子平時集中注意力比較困難,在短時間內也很難改變,反而要放松心態,面談時發揮會更好一些。
民辦小學的招生面談題目一般是這樣設計的
杭州某知名民辦小學的一位老師,介紹了招生面談題目是怎樣設計的。以前年的面談為例,面談是在十幾人中取一人,題目一套有一百多題,每個孩子和家長抽到其中的幾題,面談時間在半個小時左右,面談內容有生活常識、觀察能力、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語言表達、運動能力這六個方面。以下是其中的四類:
第一類:排列組合或類似于圖形題。
在一張圖片里把小熊、小狗的圖案打亂,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把小熊全部找出來。
老師除了看孩子是否挑選準確,還會觀察孩子挑選的過程,有的孩子會上面找幾個,下面找幾個,注意力比較不集中。這個題目考邏輯思維、做事的專注力。
第二類:關于情緒方面的題目。
往往是一個量表,測試孩子是否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獨立性、自我約束能力。
題目有:孩子是不是經常容易不開心,是不是經常容易沖動……有些題目是家長做的,有些題目是孩子做的。為了避免家長擇優而選,會故意設置一些重復有陷阱的題目,有些家長的答案會出現前后不一致的情況。
第三類:測試孩子的生活能力。
有些是情景題目。如果過馬路時旁邊有一位老人,應該怎么辦?有孩子在馬路上踢球,而路上開著很多汽車……
測試孩子的思維和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遇事的處理能力。也可能是孩子和同伴一起遇到這些情況的,就會測試孩子有沒有與同伴合作分享的習慣。
第四類:運動。
測試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和運動能力。
除了跳繩,還會讓孩子折紙,背一些兒歌,搭積木,剪紙,拼圖,看看孩子的反應能力,思維能力。
此外還會觀察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觀察孩子能不能大方流利表達自己的想法等。與家長的面談,主要是了解家長的育兒理念和學校是否契合。
孩子好動,注意力不集中
建議家長平時這樣做
插圖連誠
記者在安吉路幼兒園慧蘭園區,看到呂燕飛老師給小班孩子們做一個關于注意力的游戲——“找回不見的玩具”。呂燕飛老師在一個盤子里放了小蝴蝶、彩色筆、紐扣、帽子、鑰匙五樣玩具,她先讓孩子們觀察并記住每樣東西的特性,然后讓他們背過身去,等孩子們回頭時,有一樣東西已被呂燕飛老師藏起來。
參加游戲的有20位4歲孩子,游戲進行了多次,大部分孩子能堅持到最后,準確清楚地喊出不見了的玩具,而少數孩子隨著游戲次數的增加,耐心開始慢慢變差。有的孩子剛背過身去后又急急忙忙地轉回了身,有的孩子直接站起來跑開了,去幫保育阿姨搬桌子,還有的孩子東張西望,眼神沒有集中在老師身上。
研究發現,2歲兒童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為7分鐘,3歲為9分鐘,4歲為12分鐘,5至7歲約為15分鐘左右,7至10歲約20分鐘。幼兒園老師給小班孩子玩的游戲掌握在十分鐘左右,對于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他們建議家長平時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環境對孩子的注意力有明顯的影響,建議家長給孩子一個獨立、安靜的空間,讓孩子在里面靜靜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孩子在玩,家長在一邊看電視或大聲聊天。
第二,游戲是孩子喜愛的活動,它能引發孩子的興趣,使孩子心情愉快,一個單元時間內就玩一樣游戲或一樣玩具。因為同時給孩子買太多的玩具或圖書,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興趣是產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條件,孩子的興趣越濃,穩定、集中的注意力越容易形成。建議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并以此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第四,家長如發現孩子有注意力集中的表現,應及時鼓勵和表揚。
杭州市七醫院兒童心理科主任周國嶺說,多動癥常見于學齡期兒童,但癥狀往往在幼兒園階段就有明顯表現。大部分孩子只是因為年齡的問題和個性脾氣的問題,比較好動,注意力難以保持。但是如果孩子有注意力缺陷合并多動和沖動這三大主征,就要警惕多動癥了,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