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義務教育學校教育質量標準(試行)》日前在重慶市正式實行,這意味著評價重慶市義務教育學校質量的好壞不再以升學率和學生考試成績作為唯一標準。這是記者11月24日從中英(重慶)學校自評文化與能力建設項目專題研討會上獲得的消息。
10項指標、4個等級評定好學校
“傳統的教育質量觀把學校視作教育工廠,該《標準》既關注學生發展的結果,也關注學生發展的狀態。”市教育評估院院長龔春燕介紹,2010—2013年,重慶市教育評估院對全市各區縣(自治縣)的2000多所學校進行了監測,將70%左右的學校能夠達到的水平定為《標準》的基準值。
好學校有什么標準?對此,該《標準》設有10項指標,包括組織管理、德育工作、教師隊伍、課程建設、課堂教學、學生品行、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學業負擔等內容。而對學校的評價將不再以分數來衡量,該《標準》采用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個等級進行評價,每個等級均有相對應的指標。
校長每學期必須聽評課40節
“該《標準》對學校的課程設置,學生的學業水平評價也進行了詳細的規定。”龔春燕解釋,各義務教育學校的校長和教學管理干部,必須每學期聽評課40節以上;教師每學期要聽評課20節以上。
此外,學校每天要開設1節課程輔助活動課,各類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要納入課程安排,在學校開展讀書、演講、書法、科技活動和陽光體育活動,并必須保證學生每天體育鍛煉不少于1小時。
小學上午上課不早于8∶30
該《標準》還指出,小學上午上課時間不早于8∶30,中學不早于8∶00。小學生睡眠時間每天不少于10小時,初中生不少于9小時。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每天課外書面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以內。
在小學階段要培養學生兩項體育運動愛好、一項藝術愛好和一項科技活動愛好;中學階段,要培養學生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一項藝術特長和一項科技活動技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