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為了緩沖大學生就業、實行彈性學制,還是鼓勵創新創業,延期畢業都是一種好的探索——
延期畢業:成長路上多一種選擇
最近,“延期畢業”一詞登上了熱搜榜單。這源于近年來校園內出現的一個新現象——曾經“遙遠”的延期畢業成為越來越多大學生的選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團委書記劉佳曾表示,該學院申請推遲畢業的同學呈逐年遞增的趨勢。“今年來看,最多的一個班里有一半的同學申請‘延畢’”。
延期畢業為哪般
“現在看來,選擇‘延畢’的同學還是少數,但不可否認,整體趨勢是上升的。”山西師范大學教師趙潔告訴記者。趙潔指出,延期畢業分為主動延期和被動延期。“被動延期主要是因為成績未能達到校方要求,需要重修課程;未能完成校方培養方案指定必修課程;未能完成畢業論文以及畢業論文不符合評判標準等等。而主動延期則是由學生自主選擇,比如說游學、創業、考研、結婚生子等。”
某985學校大三學生武瑋(化名)正在高麗大學進行為期一學期的交流,他說:“高麗大學這學期沒有開設我要上的課,因此即便回到學校,我也只能再等一個學期,而大四下半學期的考試又在畢業之后。假如一切順利,‘延畢’也是我必須要面對的。”
雖然有被動“延畢”的情況,但在記者采訪中發現,大多數的“延畢”都是學生自主選擇的結果。復旦大學德語系學生姜山(化名)就曾因為選擇大四去德國交流而“延畢”一年,不過,他也因此拿到了上海一家國際學校德語教師的工作機會。
記者通過調查采訪發現,創業、考研、尋求更好的工作崗位以及想以應屆畢業生身份獲得當地戶口等等,都是學生們選擇“延畢”的原因。
延期畢業的利與弊
“‘延畢’是相對的,利與弊皆存,關鍵是要看它發揮怎樣的作用。”趙潔進一步解釋,“有利的一面是,學生掌握了學習時間與人生規劃的主動權,能根據自身的需求彈性地控制畢業時間。而不利的一面是,部分學生可能將其當成逃避現實的保護傘,因害怕進入社會而躲在象牙塔里,反而浪費了一年的光陰。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為了能夠以應屆生的身份參加公考或獲得當地戶口,部分學生在第一年失敗之后,選擇‘延畢’,準備來年再戰,以期獲得更好的結果。這樣一來,這些學生不但使應屆生找工作的競爭更加激烈,也加重了社會負擔。”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