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3月9日,校黨委書記叢樹海來到2015級數量經濟班的《大學生思想品德修養》課堂上,與同學們面對面,講解大學精神,探討如何有意義地度過這一人生重要階段。他重點與同學們探討了兩方面問題:一是大學應當培養什么樣的學生,即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大學需要怎樣的氛圍和培養體系;二是學生應當成為什么樣的學生,即學生需要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和做人。他以翔實的數據和圖表展示了我校近百年變遷過程中的歷史風貌、文化積淀以及蘊含于其中的大學精神,同時通過圖書館借閱數量、學生健康和體重指標等統計數據的變化趨勢提醒同學們多讀書、多運動。講座結束后的互動環節,他還對第二課堂、網絡降費提速等同學們關心的問題作了詳細解答。
2015級數量經濟班曹宇歡同學表示,很驚喜能夠在這門課的開始就與校黨委書記有如此近距離的交流。叢老師非常平易近人且多方面地為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大學精神,大學該怎么培養學生。他拿數據說話,少有說教,反而更像是一位長者在為后輩傳授經驗,讓人如沐春風。2015級數量經濟班王晨暉同學認為,以前只是從個人的角度去關注自己的成長、發展,聽過叢老師的這節課,我明白了我們的成長與學校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學校近百年來一直致力于為莘莘學子提供更優質的資源與環境,我們享受著學校給予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從而更加有信心、有動力去努力完善自己,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卓越人才。
校領導帶頭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既是學校高度重視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體現,也是帶頭踐行中央、教育部有關文件“倡導推動高校黨政領導及大師名家走上思政課講臺”的精神,更與習近平同志關于“廣大教師必須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別是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講話精神相符合。校領導帶頭上思想政治理論課,這只是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正在全面推進的思政課教學改革的一個部分。本學期該院已統籌安排并迅速啟動了《大學生思想品德修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以及《形勢與政策》五門課程的整體教改方案。
《大學生思想品德修養》課程教研室本學期一方面采取“請進來”的方式,多渠道、多路徑地引入各種社會教學資源,邀請學術大師、先進典型、社會精英、行業領袖、成功校友、領導干部進入課堂,通過他們的現身說法將人生的經驗感悟傳遞給大學生;另一方面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豐富學生的實踐空間,在實際道德踐履的過程中提升內在修養與深化道德自覺。同時,該教研室通過鼓勵學生進行社會公益和志愿服務的工作,培育社會公德與社會責任感。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教研室全體教師在開學初進行了集體備課。根據本學期的授課內容特點,該教研室確定了圍繞和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布局及其具體實踐,開展專題式教學和體驗式教學的工作思路。通過課堂教學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方面進行系統和深入的理論闡釋,同時充分利用上海市改革實踐前沿探索的豐富資源、高密集度的社會現象資源,組織大學生切身體驗、深入調研,形成大學生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直觀認識和感性經驗,在理論與實踐的往復比較中深化對重大問題的把握和理解。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更為注重的是對原典、原著的導讀、研讀、精讀。本學期該課程將繼續堅持以回答學生的所疑所惑為著力點,通過比較式、對話式、研討式教學方法,激發大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大學生的大腦“行動起來”,而不是以“單向度”的灌輸模式和教條化、公式化、公理化的講授方法,促使大學生積極深入地思考理論與現實問題,讓大學生不僅對馬克思主義的基礎理論能夠“知其然”,而且還能夠“知其所以然”。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研室根據本學期課程內容安排和教學規律,安排了三方面教學計劃。一是在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過程中,圍繞“民族復興歷史”的教育,加大對“中國道路”的開辟、生成及其內在邏輯的講解。二是在知識體系向信仰體系轉化過程中,注重結合重大黨史國史紀念活動,加大實踐教學的比例,增加相應考核權重,近期計劃推出“參觀一大會址”、“參觀龍華烈士紀念館”等系列活動。三是在學習體系向興趣體系轉化過程中,加大對“中國道路”豐富內涵中歷史審美的開掘,注重歷史情感、歷史意識和歷史記憶的調動,激發學生領略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崇高美”,感受主動探究歷史真相的“發現美”。同時,推薦學生閱讀《苦難輝煌》、《當中國統治世界》等一批歷史著作,觀看《開天辟地》、《建國大業》等優秀歷史影視劇,寫出讀(觀)后感,進行評比。
《形勢與政策》課程教研室新學期召開了集體備課會。學生工作部(處)長馮潤民傳達了教育部下發的《2016年上半年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要點》相關內容,并就本學期教學的具體工作做了安排和布置。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章忠民就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后《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課程建設、師資配備、課程評價、品牌建設等方面做了闡釋。各位任課老師結合自己的授課專題、圍繞課程建設談了感受與建議。大家一致認為,《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要以人為本,著重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各授課老師要嚴格按照教育部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要點,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實際,從教育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和教學課件以及教學資源準備等方面來規范自己的授課專題;要加強課堂紀律管理,任課教師要帶著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認真備課,在備課過程中把好資料關,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馬克思主義學院將以爭創上海市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為契機,在學生環節、教師環節、教學形式、教學手段等多方面改革創新,開展體驗式教學、研討式教學、專題式教學、思政課體驗育人大課堂自我教學、面對面“三人談”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在文化熏陶與思想浸潤之中,實現“入耳、入腦、入心”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效果。
?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