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江西省每年投入近80億元,受益學生700余萬人次,實現“獎助貸補免相結合,大中小幼全覆蓋”。記者日前了解到,江西省制定教育精準扶貧實施方案,整合扶貧開發和教育資源,為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編織“愛心網”,促進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
在教育扶貧工作中,江西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建檔立卡貧困戶資助大數據平臺。通過與民政部門數據互聯互通,收集全省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信息,建立到戶、到學生的教育精準扶貧資助平臺,從幼兒園開始全程追蹤到大學畢業(含研究生畢業),確保精準扶貧落到實處。
借助“互聯網+”,建立“愛心救助”平臺,為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與有特殊困難的病、孤、殘等特困學生之間搭建方便快捷的“心連心”橋梁。社會各界人士可直接通過網絡平臺檢索查詢特困學生的基本情況,并確定建立資助關系。此舉拓寬了社會資助渠道,形成人人關心扶貧、人人支持扶貧、人人參與扶貧的良好氛圍。通過建立全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平臺,構建社會各界與困難學生之間的直接助學模式,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實現社會助學精準扶貧。
江西省2015年民生工程群眾滿意度調查分析報告顯示,“濟困助學”工作在全省100個縣(市、區)城鎮民生工程8個指標中得分最高。
與此同時,江西省加大高校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力度。2015年,江西省屬高校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比例較上年提高一個百分點。據悉,該省將逐年提高省屬高校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比例,力爭到2018年定向招生比例達到10%,增加貧困家庭子女就讀重點大學的機會。為加強對貧困縣教師的專項培養培訓,江西省每年還安排專科層次定向招生計劃3000多個,畢業后一次性派遣到指定鄉村學校任教。截至2015年,已招生2.45萬人,到崗就業8100人,為農村學校培養了大量優秀師資。并且試行本科師范生免費教育,3年來共招收免費師范生近千名。
此外,江西省實施了高校貧困畢業生就業幫扶計劃。省教育廳協調高校做好農村貧困家庭子女的就業幫扶工作,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開展“一對一”幫扶,在各類就業招聘洽談活動中重點推薦,確保其順利就業。江西省將高校貧困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納入高校畢業生就業年度考核內容。
據介紹,教育扶貧工作的有力開展得益于扶貧溝通協商機制的建立。該省成立了教育扶貧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協調有關部門共同研究、指導、落實教育系統幫扶工作任務。各扶貧攻堅重點縣和所在市教育部門建立相應的機構,共同推進貧困縣和貧困鄉、村各項教育目標任務的完成。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