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兒子,鄭先橋悲痛不已
鄭德幸大學獲得的證書
鄭德幸給家人發的最后一條短信
鄭德幸貼出的自己支付寶2015年10月的支出情況
鄭德幸在貼吧中發的自己照片
46歲的鄭先橋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蒼老很多。3月9日,他的長子鄭德幸從青島一家賓館的8樓跳下鄭德幸給家人發的最后一條短信,結束了自己21歲的生命。
簡單處理完兒子的后事,鄭先橋來不及悲傷,就又匆忙從河南省鄧州市農村老家趕到兒子就讀的河南牧業經濟學院,處理鄭德幸生前留下的難題因賭球以28名同學之名欠下58.95萬元貸款。
從2015年2月接觸賭球,鄭德幸越陷越深,直到無法自拔。越輸越多時,鄭德幸一心想撈本兒,他開始借高利貸,同時以28名同學之名進行網絡貸款。最終,欠下的這些巨額貸款,把鄭德幸逼上了絕路。
賭球
58.95萬元的債務源于鄭德幸的賭球。
今年1月22日晚7時開始,到24日中午停止更新,鄭德幸在河南建業足球隊吧用一篇《講講我的故事大二學生負債三十多萬》的長帖,講述了自己的賭球、借貸生活,并稱希望吧務不要刪,也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鄭德幸2009年開始看河南建業隊的比賽,因為建業喜歡上足球,他最喜歡踢的位置是后衛。高中時他進入校隊,不過,因為是縣城的學校,連一場正規的比賽都沒踢過。為了攢錢買一件建業隊的球衣,他到餐廳打工,啃了兩個月的饅頭。
2015年1月,亞洲杯開始了,喜歡足球的鄭德幸開始買足球彩票,至于原因,他的形容是鬼使神差。剛開始玩的小,2元起步。到了2月底,網上國彩禁售,他就到處找可以買國彩的地方。自己看盤,看賠率,每天他全部的心思都在賭球上。
3月開學的時候,他玩起了十塊錢的二串一。連贏幾天后,鄭德幸覺得賺錢太容易了,慢慢就加大投注,100元、200元
因為出身農村,對金錢真的有很大渴望。鄭德幸越陷越深。
足球是圓的,足球場上什么事情都可能發生。慢慢地,鄭德幸開始賠錢。看貼吧中有人介紹穩賺不賠的方案,他覺得找到了大神,便跟著買。終于,大神連輸5天后,鄭德幸輸光了生活費。
鄭德幸開始害怕了,但又不甘心,就找朋友借了800元。他孤注一擲,把錢全部壓在了美洲的兩場比賽上。跟以往相比,這次下的最大。一共90分鐘 的比賽,可到70分鐘時他買的兩只球隊都還在落后,很緊張,特別緊張。但奇跡出現了,最后20多分鐘,兩只球隊竟然全部逆轉,我贏了。那一次,他 中了7000元。
如果這是個終點多好,可惜我沒有。鄭德幸寫道。他在贏錢后,買了蘋果手機,還請同學吃了頓飯。
直到有一天,他把贏的錢和生活費都輸光了。鄭德幸慌了,因為沒錢就沒法玩了,他想到了貸款。鄭德幸寫道,心想這錢都能贏回來的,貸款也無可厚 非。他在網貸平臺貸了一萬多元,說實話,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搞這么多錢,雖然是貸款,心里居然一點恐慌都沒有,錢那時候看來就是數字,一個越來越大的 數字。
不到半個月,一萬多又輸光了。鄭德幸在帖子中懺悔說,贏的日子從來沒想過停下來,輸的時候總想著翻倍。現在想想真可怕,如果有幾千萬,我都敢投入到這上面。
賭球之后,曾經外向的鄭德幸變了很多,一年也沒踢過幾次球。
欠貸
越輸越多,鄭德幸瘋狂的找錢想把輸的一把撈回來。
有人好奇我一個大學生從哪弄來的三十萬,我找二十多個同學朋友幫我貸款,所有能做的貸款都做過。鄭德幸寫道。
在班里,鄭德幸是班長,人緣也很好。多位同學稱,鄭德幸借用同學個人信息,通過各種網貸平臺進行貸款。室友李東說,他們寢室關系特別好,互相之間也很信任。李東的支付寶賬號是鄭德幸注冊的,他用李東的名義借了8000多元。
被欠款的不止同班同學,還有鄭德幸的朋友。2015年11月,鄭德幸給同學程麗打電話,說想讓她幫著刷單交學費。電話打了十幾個, 程麗最終同意了。鄭德幸拿著程麗的學生證、身份證,通過趣分期網貸平臺先后借出13000元。當天,他又通過愛學貸網貸平臺,刷了6888元買了 個蘋果手機。他拿著我手機操作,因為信任他,就沒多問。程麗說。
就這樣,鄭德幸借用、冒用28名同學(其中本班26名)的身份證、學生證、家庭住址等信息,分別在諾諾磅客、人人分期、趣分期、愛學貸、優分期、閃銀等14家網絡分期、小額貸款平臺,分期購買高檔手機用于變現、申請小額貸款,總金額高達58.95萬元。
被欠款的學生中,最高的是8萬元、涉及分期平臺12個,最低的為6000元、涉及分期平臺1個。
到了去年10月,不少同學第一次收到催款短信,還以為是詐騙。他們找到鄭德幸,鄭德幸就給同學寫一張借貸欠款證明,摁上手印。到12月中旬,越來越多的同學都收到了催款短信。
還不上款,這些借貸平臺頻繁給同學們發短信、打電話,甚至稱會派出外訪組到學校來找麻煩,再不還款,就會報警,告到家長(微博)處,匯報給學校。為此,多位學生曾到派出所報案,但警察認為,手機截圖沒有證據作用,沒有立案。
這些,程麗沒敢告訴家人。寒假時,她沒有回家過年,而是到江蘇昆山一家電子廠打工,用掙來的3000元錢還了趣分期的兩筆貸款,但剩下的1萬多元,她無力再承擔。
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收到催款短信,不少家長跑到學校,找鄭德幸討說法。于是,同學們之間開始傳開,鄭德幸出事兒了。
逼上絕路
學院老師找鄭德幸了解情況才得知,他不僅以28位同學之名從網貸平臺貸款,還借了高利貸。
月息5毛,我問他知道什么概念不知道,他說知道,兩個月翻一番。鄭德幸的一位老師說,怕他心里壓力太大,讓他向家里尋求幫助。
事實上,鄭德幸的家里早已無能為力。鄭德幸的老家在河南省鄧州市裴營鄉花園村,家里有4畝多地,種了玉米和小麥,小麥一年兩季,收入一年是5000元左右。鄭德幸的父親鄭先橋說,自己平時做建筑小工,每天100來塊錢,但是活兒不多,有一陣沒一陣。
因為家庭貧困,從高中開始,鄭德幸每年暑假、寒假都外出打工,他幾乎不回家。在鄭先橋眼里,兒子老實聽話。鄭德幸的第一部手機是他打工賺來的,他是寢室里第一個買上電腦的人。
鄭德幸在貼子中稱,在沒有接觸這些貸款、賭博的時候,我的大學生生活是充實的,當班長,朋友多,每天很開心。
但賭球后,鄭德幸的人生軌跡發生了轉折。
去年七八月時,聽說兒子迷戀賭球貸了款,鄭先橋很生氣。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學業,也怕在村里丟人,鄭先橋把賭球的事瞞了下來。他幫兒子還了兩筆錢:第一次7萬多,這是他一輩子的積蓄;第二次3萬多,是從親戚朋友處借的。
可是,到了九月份,鄭德幸又說欠了5萬多。此時,家里已無力承擔,鄭先橋就帶他找到了鄧州做生意的舅舅。 舅舅讓他繼續上學,又幫他還了一部分錢。 舅舅責令鄭德幸寫下清單,列出同學的姓名、貸款金額、電話號碼。
欠款名單寫滿了一張A4紙,舅舅還給其中幾位同學打過電話,要同學們不能再借錢給鄭德幸,還要求鄭德幸刪除賭球和借貸軟件。本打算一次還清,但這些網貸平臺要求分期付款,舅舅就每月給鄭德3000多塊錢。
但三個月后,鄭先橋不再讓舅舅給鄭德幸匯錢。鄭先橋說,他發現兒子越陷越深,再給他錢,不是害他嗎?那時,他發現兒子已欠了30多萬塊錢,他對兒子失望透頂。
鄭德幸的一名室友說,很少見過他和家人打電話,有時打了電話,就一臉沮喪。
鄭德幸在帖子中說,我媽再也不想看見我,我舅對我說愿滾哪就滾哪去,我爸說自生自滅吧。
一切都結束了
鄭德幸也曾做過努力,試圖挽回敗局。
有手有腳的,我不會去討飯,也不會去做犯法的事情,可能我需要五年甚至更久才能還清這次的錢吧。鄭德幸在貼吧里寫道,他也曾向家人承諾,通過打工還清債務。
鄭德幸在鄭州市農業南路上打工,白天送外賣,晚上分揀快遞,累了就在大廳里躺著瞇會兒。他打工20天,賺了2000多。但很快,鄭德幸發現,靠著打工的杯水車薪,根本無法填補日益上漲的網貸虧空。
糾結,迷茫,不甘心,難道我真的要賣器官嗎?今年2月12日,鄭德幸在帖子中寫道,想想也是可笑,謹小慎微地活了20年,老老實實聽爸媽的話,然后在20歲這一年肆意地放縱,沾上賭博,在朋友同學眼中優秀的我,也成了人人厭惡的魔鬼。
鄭德幸的同學說,他曾4次企圖自殺。2016年1月,他兩次試圖跳入學校附近的龍子湖內。2月,他撞上一輛汽車住進醫院。過完年,他在河南新鄉服下了大量安眠藥,昏迷了一天。
四次自殺不成,鄭德幸被鄭先橋帶回鄧州老家。幾天后,鄭德幸告訴父親,要回學校給同學們一個交代,便離開了家。這一次,是父子二人的最后一面。
車票顯示,鄭德幸從鄭州到濟南再到煙臺,終點是青島。至于為什么是這樣的路線,無人知曉。鄭德幸最后留下的遺物是,一張身份證,一部白色手機,四張車票和38.5元現金。無論是家長還是同學,幾乎沒人知道鄭德幸是如何在山東度過最后幾天的。
爸、媽,兒子對不起你們,我真的撐不下去了,我發現好多努力沒有結果,我心痛。爸、媽,我跳了,別給我收尸,太丟人。爸、媽,來世做牛做馬報答你們。3月9日晚上7點33分,鄭先橋收到兒子鄭德幸發來的最后一條短信。
鄭先橋慌了,他趕緊給兒子打電話,電話那頭,鄭德幸哭著反復念叨,不行了,不行了。 他說剛喝了半斤酒,摔下去不會覺得疼。幾分鐘后,電話被掛斷,鄭德幸從青島一家賓館的8樓跳下。
此時,鄭德幸所在的班級早已炸了鍋,他發在微信群里的一條語音說,兄弟們,我就要跳了,在這最后的時候,真的很對不起大家,聽說跳樓摔下去會 很疼,但是我真的太累了。 他語音里充滿了愧疚,過些日子大家聯合起來,告我詐騙,這樣你們的錢就不用還了,真的,告我詐騙的話可以勝訴。
直到20多分鐘后,電話中傳來青島警方的聲音,啥都別問了,趕緊來人吧。
鄭先橋奔向火車站,乘坐最早的一趟火車趕到青島時,見到的已是兒子冰冷的尸體。
鄭德幸走了,但他以28位同學之名欠下的58.95萬元貸款,卻給家屬、學校、同學、借貸公司留下了難題。
兒子作孽,他付出了代價,我所有的希望都沒了,我們是最大的受害者。鄭先橋悲痛地說,鄭德幸母親至今不知道兒子死了,手術后的她還在家里休養,下樓都喘著粗氣。
3月17日,學校給受害學生開了一個會議,認為學生可能需要承擔部分本金。但同學們一致認為自己是受害者,不應該承擔還貸之責。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向記者發來的材料稱,已在全校進行排查,提示學生不得與社會上任何借貸公司發生借貸關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