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首屆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2015全國大學生網絡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現場傳來喜訊:由我校“快樂居家”團隊自主研發的“壹個師傅”APP項目榮獲總決賽一等獎。
“快樂居家”團隊創業成功在我校早已不是個案。據統計,自我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組建以來,先后成功孵化出成都微力互動科技有限公司、快樂居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黑青蛙廣告設計有限公司等17個創新創業團隊,目前全校在孵項目100余個。
近年來,學校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先后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學生創新創業的鼓勵措施,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各種指導與服務,探索出了創業團隊從“創業苗圃”到“創業工作室”,再到“創業園區(大學科技園)”三維一體的創業孵化模式。
營造創業氛圍 激發創業熱情
為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公共教育核心課程體系中增加“創新創業”課程組,開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及實務》、《創業實踐》、《創新思維訓練》等課程,規定學生須在該課程組中修夠兩個學分方可畢業。同時,將學生進行課外創新創業實踐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科技創新實踐活動”課程學分認定范疇。
為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學校積極開展各類創新創業培訓或實訓,僅2015年就舉辦9期創業培訓班,完成350名學生的創業培訓和實訓。學校十分重視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和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工作,提高教師在專業教育、就業創業教育中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多次選派老師參加省市就業局舉辦的SYB創業教師培訓,并獲得相關資質;聘請校友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專家學者等作為兼職教師。
在創新創業實踐方面,學校從創新創業社團入手,同學院共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和協同專業創業苗圃,整合校院兩級優勢資源,為全校學生提供參與創新創業的各種活動和實踐機會,將第二課堂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同第一課堂專業知識學習和教學緊密集合。
上述系列活動的開展,不僅讓每個同學接受了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創新創業熱情高漲,也為有強烈創業意愿的個人和團隊進入“創業工作室”進行預孵化奠定了基礎。
搭建創新平臺 提升創業能力
在苗圃中涌現出的創業學生團隊進入到創業工作室進行預孵化后,學校為這些團隊配備指導老師提供專門指導,并推薦相關項目參加“挑戰杯”、“創青春”等國家、省市級創新創業競賽,一大批學生在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獎。近三年,我校學生在中國“互聯網+”創業計劃競賽、“創青春”創業計劃競賽、全國大學生網絡創新創業大賽等國內外重大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367 項,省級獎584 項。近兩年,我校共有216個項目獲得了四川省在校大學生創業補貼的支持。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營造良好創業氛圍、利用俱樂部開展創新創業培訓、創業實踐,從創業意識的培養與實踐指導,從創業苗圃的培育到創業工作室的預孵化,創新創業意識已逐步深入學生心中,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創業夢想。
一大批創業典型受到媒體關注,我校2010級軟件工程專業張天夫同學創辦的“成都微力互動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進行增強現實開發的公司,已入駐成都高新區,公司年盈利在百萬以上,受到《成都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此外,學校主動聯系地方政府、企業,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牽線搭橋,與多個創投機構和校友企業建立了合作,為創業團隊尋求到1000余萬的投資和項目合作機會。
據悉,截至目前,我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擁有創業團隊100余支,其中入駐到校級平臺孵化的項目團隊保持在20支左右,另外還有100余支團隊在院級平臺進行預孵化。
揮灑青春激情 成就創業夢想
學校積極將校內成熟的創業項目向創業產業園進行推介,加速創業團隊的孵化,助力創業團隊做大做強。我校與郫縣布谷鳥創業公社、天府軟件園創業場、綿陽科創區等簽訂了合作協議,這些園區在多個方面與俱樂部進行合作,為俱樂部團隊提供導師指導,成功預孵化的團隊可以進入這些園區進行加速孵化。
目前,在錦江區大學生創業園、高新區大學生創業園、郫縣大學生創業園等園區都有我校大學生創業團隊入駐。如:我校2009級工業設計專業學生范超等創辦的成都吉本元素創意廣告設計有限公司已入駐錦江區大學生創業園區;我校2010級軟件工程專業學生王善鐘創辦的成都慧銘形象設計有限公司已入住郫縣大學生創業園;我校2012級法學專業朱艷梅創辦的成都清翔芯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已入駐西華大學科技園……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