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審查的預算報告提出,自2016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此前,我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已從2005年的700多元提高到2015年的2200多元。
6.5%幅度是否合理?
公開資料顯示,此前11年,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是以每年至少10%的增幅上調。這是漲幅定為6.5%,是否合理?
全國人大代表、湘西老爹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儒斌認為,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連續增長10%,主要是依靠國家財政補貼支持。
“近年來,隨著我國財政增速放緩,財政對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的補貼壓力明顯增加。”田儒斌說,“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上調6.5%,與國家經濟發展速度和財政收入增長速度是基本同步的。”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認為,養老金此前連續多年上調10%,一是因為養老金起點較低,二是因為我國經濟快速增長。養老金漲幅要高于物價漲幅,但不宜長期超過工資增幅,只要在兩者之間,都是合理的。
衡量退休人員生活水平通行的指標是“養老金替代率(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水平之比)”。國際經驗顯示,當養老金替代率達到70%左右時,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與在職時大體相當,而低于50%時生活質量則明顯下降。
“按照養老金與繳費工資基數的比值計算,2014年我國養老金替代率達到了67%。”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說,盡管統計口徑不同,替代率的結果存在差別,但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替代率近年來一直在上升。也就是說,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兩個“倒掛”怎么辦?
養老金連續上調,一些地方和行業出現了兩個“倒掛”的現象:一是“趕上點”的退休人員養老金比多繳、長繳的退休人員養老金高;二是退休人員養老金比在職人員還要高。
“解決這兩個問題,最根本的是要改革養老金計發辦法和調整辦法。”金維剛說。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說,目前人社部正在對養老保險體系進行頂層設計,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是完善個人賬戶,體現激勵、約束兩方面的作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