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我校化學化工學院教師龔毅君博士、馮素玲教授和張貴生教授等與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和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張曉兵教授研究團隊合作,在近紅外熒光染料及探針的開發和設計中取得重要進展。其研究成果 “AUniqueApproachtowardNear-InfraredFluorescentProbesforBioimagingwithRemarkablyEnhancedContrast”在國際頂尖化學類一區期刊 《ChemicalScience》上發表(Chem.Sci.,2016,DOI:10.1039/c5sc04014k)。
該工作針對經典近紅外熒光染料特別是Cy系列染料熒光量子產率低、斯托克斯位移較小等缺陷,借鑒羅丹明染料的剛性平面結構及其優越的光物理化學性質,首次設計合成了一系列遠紅區至近紅外熒光發射的染料HN1-7(HN意喻河南)。其中,染料HN7同時具有高的熒光量子產率和較長的斯托克斯位移,在生物成像方面表現出了顯著增強的成像對比度和空間分辨率。此外,基于HN7染料構建了兩個具有代表性的近紅外熒光探針HN7-N2和HN7-S,分別用于HeLa細胞、肝組織和小鼠體內的NO和Hg2+的熒光成像檢測,獲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
《ChemicalScience》為英國皇家化學會主辦的化學類一區期刊,在國際化學研究領域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影響因子9.211),通常僅報道具有高度原創性且對整個化學科學研究領域有廣泛影響的研究成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