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從教育部義務教育發展督導發布會上獲悉,全國又有545個縣(市、區)通過國家認定。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1302個縣(市、區)通過國家認定,完成2020年督導目標的47%。繼2014年的上海市后,2015年又有北京、天津、江蘇、浙江4省(市)所有縣級單位全部通過國家督導評估認定。廣東、湖北、福建三省通過認定的縣(市、區)比例也均超過80%。
據教育部督導辦主任何秀超介紹,一年來,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對545個縣(市、區)進行督導評估認定,對757個均衡縣開展監測復查,對1600個縣進行過程性評估。教育督導則注重解決熱點難點問題,例如通過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合理劃片、對口入學、陽光招生等舉措緩解擇校熱,通過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和評價體系改革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通過建立全納體系、關愛體系、同城待遇、擴大免費范圍等措施保障殘疾兒童、留守兒童、隨遷子女、貧困兒童等特殊群體的受教育權。
據了解,我國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進一步加大。2014年全國義務教育總投入達到1.42萬億元,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達到1.3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大約1000億元。中央及地方各級財政共計投入國家免費教科書資金約179.31億元,惠及1.23億學生;地方各級財政投入地方免費教科書資金19.57億元,惠及5211萬學生。同時,特殊群體也進一步得到了關愛。中央及地方各級財政投入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資金173.64億元,惠及1486萬學生。
此外,何秀超主任表示,盡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取得了新突破,但距離《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提出的預定目標,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學校布局調整不合理、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差、農村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滯后、部分學校管理水平和資源使用率低等方面。為此,下一步將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一是做好統籌規劃,強化供給機制改革;二是適應教育教學需求,均衡師資配置;三是鞏固均衡發展成果,探索優質均衡舉措;四是充分發揮督導作用,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作者:中國教育在線 顧昕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