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軍人,也是一名大學生,而對我身份更為準確的稱呼,
在部隊里有一個更為明確的定義:軍校學員。
四年前我進入陸戰之王的搖籃裝甲兵工程學院(北京),
現在作為一名任職培訓學員
就讀于安徽蚌埠的裝甲兵學院。
軍校四年,我由懵懂少年蛻變為鋼鐵戰士,長期的摔打和磨煉,讓我對軍校緊張、嚴苛的生活變得適應,后來面對一系列挑戰的時候,我變得從容了。大四,我訓練新兵,很多時候都能看到自己曾經的樣子:緊張、不適應,也讓我想起那段努力去適應的日子。
中學,我就明確了大學的目標:軍校。為此,高中三年,我每天早上五點起床背書和誦讀課文,晚上學習到十二點,還努力保證每天的跑步,鍛煉身體。我總是第一個點亮教學樓的燈,在刺骨的冬日早起,在操場上跑了一圈又一圈高考前兩個月,我參加體檢,各項指標都正常,身體素質相對于其他同學還更為出色。視力檢查時,我左眼5.0,右眼4.5,離軍隊院校招生的標準雙眼4.6差之毫厘,但是于我而言,真是謬之千里。軍校的大門似乎要對我關上了。更糟的是,當天我得知自己的二模成績下降得厲害,按照高考的標準線來看,剛剛達線二本。在經驗豐富的老師看來,學生的二模的成績基本預測高考時的狀態。那一刻,我沮喪極了。
后來我告訴自己,既然事實無力改變,那也別辜負已經有過的付出。我努力做調整,改變復習策略,也給自己鼓勁。高考后,公布成績,我舒了口氣,分數達到軍校錄取線。
我做了眼睛的手術,視力達到5.0以上,到南京參加軍檢。這次順利得讓我覺得有點夢幻和不可思議,軍檢合格。填志愿時我沒敢報考國防科技大學,選擇了裝甲兵工程學院。拿到通知書后,我有些飄飄然。
曾經我是父母眼中的驕傲、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同學中的佼佼者,被軍校錄取后,頂著共和國未來軍官的美譽,我幾乎身處云端!我曾經無數次想象過進入軍校后的意氣風發:我穿上軍裝時英姿颯爽,我在訓練場上的流汗流血,我手握鋼槍時精神抖擻。
就這樣,我歡天喜地到軍校報到。踏進軍校營區的那一刻,我的心一沉,這里的環境跟我的高中比都差一大截,更別提我想象中高大上的大學了!再往里走,我發現全是男的,一個女孩子也沒有!到了宿舍,等待我的不是筆挺的軍裝(其實應該叫常服),而是沒有軍銜的迷彩服以及那不成型的被子。我的心涼到了極點!
剃頭,腦袋上只留3毫米的頭發。換上作訓服,我已經變樣了。整齊劃一、步調一致、精誠團結是對我以及兄弟們的最基本要求,那一刻我尚無法知道兄弟一詞的真正含義。
轉眼,中秋佳節到了。那一天我很難忘記,不僅僅是我在軍營第一次過中秋。那是一個周一,我當兵的第27天。
嘟嘟嘟緊急集合哨音打破了清晨的寧靜,疲憊的我和戰友們慌張地著裝、打背包,集合。此前,我們剛剛完成了20公里的負重拉練,凌晨四點回到營區。大家原本都盤算著到中秋了,可以好好休息下。教官用三聲短促哨音組織了逢到佳節部隊所特有的活動緊急集合,并告訴我們這群新兵:兄弟們,節日在部隊不是用來過的,更不是用來休息的,而是用來戰備的!
大家傻了,覺得不可理喻,但這是軍營,而且還是新兵訓練營!軍人以履行使命為職責,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句話從我們穿上軍裝第一天就在耳邊不斷重復,所以即使萬般不理解,我們也都照做了。緊急集合后,根據速度的快慢、背包的質量以及裝具的齊全程度,我們120人被分為兩大組:達標的和不達標的。不達標的兄弟們到操場上跑20圈。我屬于達標的,留在了營房門口。我正暗嘆僥幸,教官發出口令:蹲下!大家迅速蹲下。教官接著說:他們什么時候跑完回來,我們什么時候起立!套用今天的說法,我當時就醉了!
不達標的兄弟跑回來后,達標的我們終于可以起立,站直后大家的腿直打顫。教官口令:右轉彎,跑步走!我們接著跑了20圈。那天大家像瘋了一樣,跑得非常快,只要有勁就使出全力往前跑。隊伍里有吶喊聲,有鼓勵身邊戰友的加油聲。最后我們以34分12秒的時間跑完20圈,教官們在我們沖過終點線的那一刻終于說出了吝嗇已久的肯定:好樣的!后來我們才知道,這是每一屆學員都要經歷的傳統項目,而我們有幸打破了中秋20圈跑的記錄。之后,整個白天我們是在高強度的訓練中度過的。那個晚上,月亮很亮、很圓,嚴厲的教官們帶著我們開了中秋晚會,大家紛紛表演節目,唱歌、跳舞、即興演講、二胡獨奏《賽馬》、薩克斯吹響《回家》戰友們各有所長,表演的和看演出的,都很開心。那是我們自入學以來第一個得以放松的夜晚,現在想來都覺得特別美好、特別懷念。突然降臨的幸福有反作用,大家都變得格外想家人。晚會結束后,比我們年長不了幾歲的教官,掏出自己的手機,告訴大家:每個人限時5分鐘,可以給家人打電話。每個拿著電話的人都淚流滿面,掛電話前的話幾乎一模一樣:我很好,你們放心吧!多保重身體,不要為我擔心,等會兒還有事,先掛了!
那晚12點左右,我們被緊急集合的哨音喊醒,全副武裝,開始拉練。
這就是我在軍營第一個中秋節的全部印象:一直在走或跑,一直在路上。后來,跟教官聊天,他告訴我達標的和不達標的都跑20圈,是要讓我們這群初入軍營的新兵們感受到,無論是優秀、出色還是落后、平庸,都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都需要付出相應的努力或者代價。作為軍人,要將優秀變成一種習慣,寧可為出色付出努力,也不能為平庸付出代價。在軍校時間長了,我越來越明白節日在部隊不是用來過的的含義,舉國人民沉浸在團圓的喜悅、節日的放松時,軍人作為國家安全的守護者、社會安定的捍衛者,絕對不能放松,相反,要提高警惕,增強憂患意識,履行好自己的使命,守護住安定,捍衛好和平。
初入軍校,同時當好軍人和學生這兩個角色是很辛苦的,我的不適應一度要爆表。俯臥撐訓練后,我吃飯時拿不起筷子;長跑訓練時,我體會到大腿的酸疼,跑到最后,呼吸急促,挺痛苦的;負重拉練,翻山越嶺到我深刻領會了絕望的感覺;半夜緊急集合,總是在一片慌亂中狼狽不已類似的不適應大概能說三天三夜,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大學生活,于是我很自然地郁悶了、痛苦了、難受了,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為什么來到這里了。我一度格外思念遠方的家與親人,因為這樣的對比,讓我突然意識到從前平常日子里的幸福和快樂,暗暗地悔恨自己不知珍惜。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都喊流血流汗不流淚,可是,我還是掉眼淚了。在第一次打電話回家的時候,在第一次聽到心愛的姑娘的聲音的時候,在強忍著內心的痛苦告訴家人朋友自己很好請他們放心的時候,在那些夜里,我都曾流下過淚水。
淚水并不意味著我的脆弱或者不夠堅強,它真切地反映我的不適應。但是,在熬過了那令人抓狂卻也令人懷念的為期8周的軍政基礎集中強化訓練后,淚水不知不覺間就沒有了,我有了風吹雨打后的笑容。是的,經歷了那些別人難以想象和承受的訓練與煎熬,我逐漸擁有了一種軍人特有的氣質,我變得適應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