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武隆縣扶貧辦組織的“青藍工程·義教武隆”志愿者服務活動啟動,首批13名重慶市優秀退休教師到武隆縣長壩中學、白馬希望小學開展教學、教研等支教活動。
發揮余熱 71歲退休教師支教
城市優秀退休教師下鄉支教,讓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城里先進的教育理念,開拓了武隆新的支教模式。“青藍工程·義教武隆”與其他支教項目相比較,它招募的志愿者都是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退休教師不但會直接面對學生授課,還致力于幫助學校提升管理水平和教師的教學能力,使鄉村的學生也能享受到城市優質的教育資源。
武隆縣白馬希望小學校長王忠明介紹,學校面臨的最嚴峻問題就是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武隆志愿者驛站站長徐大都說,支教老教師將于支教學校老師結成師徒對子,進行一對一或多對一的幫輔合作,并會對學校進行教學、科研、教案制作、課題研究、教學指導班主任工作、學風校風建設等輔導。
夏碧蓮今年71歲了,曾多年擔任小學語文教師,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教育工作,在巴蜀小學擔任教導主任十余年。在夏碧蓮看來,自己50多年在教育崗位上積攢的經驗,對于現在在校的老師們仍有很多可借鑒之處。得知這次志愿者活動后,夏碧蓮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她說,這是再次發揮余熱的機會,“趁著身體還硬朗,想為教育事業貢獻余熱。”
凝心聚力 促山區教育可持續發展
武隆縣教委副主任任永生認為,退休老教師義教模式在武隆的實施,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義教的支教主體為退休教師,面向貧困地區學校老師和校長,不僅“輸血”,更重要的是“造血”,有利于促進學校自身教師隊伍素質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這一新模式是整合城市退休資源,促進農村發展的有益探索。退休教師支教,對于解決城鄉教育差距、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大有裨益。通過非政府組織搭建的交流平臺,所需硬件條件不高,推廣的可能性較大。
隨著“青藍工程·義教武隆”項目的實施,今后將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參與到該活動中。武隆縣教委、武隆縣扶貧辦、武隆扶貧基金會呼吁更多退休教育工作者參加到這項公益活動中,為農村中小學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獻計獻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