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師范大學在推進省部共建中主動作為
鍛造更強的發展優勢
2015年,河南師范大學正式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成為繼鄭州大學、河南大學之后第三所河南省政府與教育部共建的高校。
一所并不具備區位優勢的普通師范大學,到底有何獨特之處,使其脫穎而出成為“準部屬”高校?
教學技能“杠杠的”——連續四屆在全國比賽中獲前三名
影視作品、達芬奇畫作、植物螺旋線與數列有什么關系?河南師范大學數學學院賈蕙宇在教學中將其聯系在一起,成功地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數列課。這堂課在剛剛結束的第七屆“東芝杯·中國師范大學理科師范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中獲得最高獎創新獎。一同參加大賽的孫寧波同學、胡晶茹同學分別以物理組全國第六名、化學組全國第七名獲得三等獎。這是河南師范大學連續五屆在此項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連續四屆團體成績位列前三名。
“這個成績是學校長期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成果。”河南師范大學校長常俊標說,“人才培養是一個綜合體,必須多方面入手才能持續發力。通過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創新教師教育特色建設,通過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強化實踐教學,河南師大教學工作生機勃發。”
教學與科研緊密相關。在“十二五”教學質量工程項目評審工作中,河南師范大學獲得教育部面向地方院校開展的九類國家級項目中的全部類別。2015年,河南師大獲批河南省教師教育研究項目132項,連續4次獲批項目數量位居河南高校首位。
科研水平“高大上”——六類基金支撐教師科研創新
近日,河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師龔毅君博士、馮素玲教授和張貴生教授等人的成果在國際頂尖期刊《化學科學》上發表;2015年,李慧珍博士、熊大珍博士的研究成果分別在國際頂尖化學類期刊《美國化學會志》《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這些高水平論文代表了河南師范大學在基礎研究、理論研究方面的傳統優勢。
按照“分層培養、突出重點、持續資助、協調發展”的原則,河南師范大學制定了青年科研創新能力提升計劃。該計劃參照普遍資助與重點培養相結合的原則,推出六項不同層次的基金項目。在博士人才科研啟動基金、青年科學基金、國家級項目培育基金三個原有項目的基礎上,新增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優秀青年人才培育基金、杰出青年人才培育基金三項內容,并制定了相關管理文件,明確規定了項目申報、中期管理、經費使用和結項標準。六類項目經費合計總數達到1300余萬元,為青年教師創新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障。
據美國科技信息所對全球高校和科研機構近十年發表論文被引用情況的分析報道,2014年,河南師范大學進入全球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前1%,在我國進入前1%的96所高校中位居第63位,化學、物理學、工程學3個學科進入ESI前1%學科排名;2015年,以河南師范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的ESI被引論文數位居國內高校第65位,居河南省高校首位。該校先后主持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千余項,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100余項。
創新教育“很搶眼”——10個在校生6個有創新創業項目
2015年9月,在教育部主辦的第八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上,河南僅有2所高校的3個項目入選,其中河南師范大學就入選了2個項目。這是該校第七次入選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同時也是河南省入選年會最多的高校。
早在2008年河南師范大學就入選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實施高校。從2012年起,學校每年投入120萬元資助大學生開展研究,立項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2000多項,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400多項。“目前,在我們學校,10個學生中就有6個大學生在做創新創業項目。”常俊標說。
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上,河南師范大學鼓勵學生參加各種領域、各種層次的競賽,近年來獲得國際、國家級獎勵200多項,省級獎勵400多項,綜合成績排在河南高校前列。
“我們培養的學生,不僅能在理科競賽中拿大獎,在文科和藝術方面的表現也很搶眼。”常俊標說。該校近年來陸續摘取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中國戲劇最高獎“校園戲劇獎”、中國舞蹈最高獎“荷花獎”,是國內唯一囊括音樂、戲劇、舞蹈三大獎的高校。
“省部共建不是榮譽獎勵,更不是宣傳口號,而是具體的目標和扎實的行動。共建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作為共建高校的主動作為是關鍵。今后,學校將著眼于國內高水平大學建設,站位國家戰略、區域發展、行業需求,用更高的標準思考和謀劃學校的發展。”河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鄭邦山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