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位于福州路上的上海書城內,雖然是工作日,依然有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選購書籍。據上海書城總店少兒部主任馮潔介紹,暑假期間,文學類的書籍銷量更高。
在上海書城2樓的文學史地館,準初三學生(李怡婷)正在文學類書架上認真挑選自己心儀的書。
李怡婷說,因為平時要上課,放學后還要做教輔作業,很少有時間可以看小說,今天特地列了一張書單來買書,她還展示了購物袋中的“戰利品”。李怡婷說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她就看了不少小說,印象最深刻的是龍應臺的《目送》。
少兒圖書區內,在上海市實驗小學讀三年級的王雨瀟正坐在地上津津有味的看著一本偵探小說。王雨瀟說,自己平時就喜歡推理類小說,而對于老師推薦的名著,卻并不十分喜歡,感覺看不懂。
問他認為是什么是好書時,10歲的王雨瀟說,自己感興趣的書就是好書,而且他覺得紙質類的書讀起來比電子書更有感覺,所以他喜歡來書城看書。
在采訪中發現,小學與初中的學生普遍認為自己課業負擔不大,所以趁假期來書城選購自己喜歡的書充實自己,家長們對他們也表示支持。
相對于小學、初中的同學們而言,高中生的課業壓力可能大一些。在英語教輔區,黃子豪、黃時陽兩兄弟一同在挑選聽力輔導書。
黃子豪告訴,他們兩個人都是高一學生。老師和家長要求他們在完成暑假作業的同時,還要做一些相關教輔,所以今天來買一些習題書。
黃時陽說,如果時間允許,他也會看一些小說,7月的時候,他就讀完了《老人與海》。但是自己更喜歡看偏流行一點的小說,他覺得經典名著離現在這個時代有些久遠,所以希望自己可以多讀一些貼近生活、現代社會的書籍。
有關青少年選擇教輔書籍還是文學小說類書多一些的問題,上海書城總店少兒部主任馮潔告訴,據往年銷量統計,每年暑假初、末時,教輔的銷量會好一些,而在暑假期間,文學類的書籍銷量更高。馮潔認為,現在都在講孩子要贏在起跑線上,家長緊抓孩子的教育是可以理解的。但她認為像文學小說與教輔書籍是不沖突的,對于現在的青少年,多看書實際上是對自我的一種提升。
離開時,在二樓的電梯口處看到,上海書城統計的“暑假熱銷圖書”中,龍應臺的《目送》、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等都榜上有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