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
考試目標
生物學科知識與能力
掌握生物學科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具備生物學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實驗技能;了解生物學科發展的歷史和現狀,關注生物學科的最新進展;能舉例說出這些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生物學教學知識與能力
掌握生物學課程與教學的基本理論,準確理解《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并能用其指導高中生物學教學。
生物學教學設計能力
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針對高中學生的認知特征、知識水平及學習需要選擇教學內容,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確定恰當可行的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合理利用課程資源,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形成完整的教學方案。了解生物學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和方法。
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學科知識
掌握與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相關的植物學、動物學、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生態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和生物進化等領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及相關的生物技術;了解生物學科發展的歷史和現狀,關注生物學科的最新進展。
掌握生物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如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等,運用生物學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分析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發展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問題。
教學知識
理解高中生物學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和課程目標;熟悉高中生物學課程3個必修模塊的內容標準;知道課程資源的類型及其適用范圍。
了解高中生物學教材的編寫理念、編排特點及內容呈現形式。
了解生物學教學理念、教學策略、教學設計、教學技能、教學評價、教學研究等一般知識與技能。
了解生物學科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實踐活動的基本要求和過程。
掌握高中生物學核心概念的一般教學策略。
教學設計
學習需求分析
(1)分析學習者
l 分析高中生學習生物學課程的一般特征,如年齡特征、整體知識水平、能力水平等。
l 分析高中生學習生物學課程的差異性,如個性差異、知識水平差異、不同的學習態度等。
(2)分析教材
l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編寫特點,確定課時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對生物學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組織,明確教學內容的相互關系和呈現順序。
l 通過分析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明確核心概念,確定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
確定教學目標
(1)領會高中生物學課程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含義。
(2)根據三維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確定并準確表述教學目標。
選擇教學策略和方法
(1)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方法。
(2)合理選擇和利用課程資源。
設計教學過程
(1)合理安排生物學教學的基本環節。
(2)設計合理的教學流程。
(3)分析并評價教學案例。
撰寫格式規范的教案
了解生物學教學中常用的評價類型及其特點
試卷結構
模塊 | 比例 | 題型 |
學科知識 | 47% | 單項選擇題 |
教學知識 | 16% | 簡答題 |
教學設計 | 37% | 教學設計題 |
材料分析題 | ||
合計 | 100% | 單項選擇題:約33% |
非選擇題:約67% |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