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擔心課堂走神,錯過老師說的細節問題嗎?浙江財經大學藝術學院平面設計專業教師朱偉斌有一個好辦法,可以彌補“一不留神”。他在四年里發表了近100余篇博文,每篇博文兩三千字,并配上備課筆記實拍照片、寫下課程內容、詳細的教學方法,以及歷屆學生的課程反饋。
時間久了,朱偉斌就成為學生口中的“博客老師”,他的授課課程包括《印刷工藝》、《編排設計》、《字體設計》等,他以風趣務實的課堂風格以及獨特的教學模式備受同學們青睞。
堅持四年在博客上寫筆記,給學生共享心得?
“2011年博客開始火,隔年我開始初步嘗試用博客記錄平時教學的點滴。時間久了,我發現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看到自己的教學成長,同時也構建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平臺。”朱偉斌笑了笑說到。
在藝術學院,《民族圖式》這門課是學生口中最難掌握的一門課程。
來自平面班大四的學生蔣青說:“這門課程信息量太大了,它不僅要有扎實的哲學根基,還要掌握古代帝王貴族、士大夫、民間等三大類的圖式內容,上課的內容緊密相扣,要是有一個點沒跟上,課后就不知道這么補了,我們都學得很吃力。”
作為授課老師之一的朱偉斌說:“在老師備課中,也發現該課難度相對大,這就需要及時與同學溝通,所以每次課后我都會將課上的主要內容、細節的問題,以及歷屆學生的反饋都寫在博客上,供學生們課后學習參考。”
“朱老師的博客對同學們都很管用,他每篇博文中都會提到上課的難點和重要解答,我們提的問題他都會在下面用紅字答復。比如當我們被表達形式困擾時,他啟發我們可以嘗試剪紙、版畫等多種表達方式。”學生丁蒙葉說,更讓他感動的是,老師回復很及時:“發博文的時間都很晚,有時甚至是凌晨才做好總結,看到老師那么用心的課前課后準備,我們就更應該刻苦了。”
朱偉斌的博客教學模式,不僅受學生喜愛,身邊的同事也表示支持。
“看完朱老師的博客,我也學到不少教學上的方法,看到學生們提給老師的意見,在今后我的教學上,與之共勉。”藝術學院陳老師說,與學生建立多方面的溝通,這才能讓知識得到傳授。
走出課堂實踐,與學生亦師亦友?
幽默風趣的課堂容易“吸粉”,而朱偉斌獨特的教學模式還抱著一顆嚴謹的心,同樣受學生們的喜愛。
守紀律是朱偉斌上課的第一要求,在他教的平面設計班到課率幾乎100%,上課幾乎不會出現遲到現象。同學們調侃,在朱偉斌的帶領下,人人都是“鐵紀律軍隊”的一員。
“朱老師讓我們知道守紀律、講態度,是做好萬事的開頭。我現在做的這份工作,老板看重我的第一點就是有紀律。”畢業生許麒自信的說。
朱偉斌是從企業實踐者再重返高校當教師,通過自身的實踐工作,知道每個細節都決定最后的成效。
“在企業工作時,我設計的某啤酒瓶因馬虎出了小狀況,這對我敲響了警鐘。為此,我嚴格要求學生們不得有絲毫馬虎,如果不明白嚴謹的重要性,工作后吃上苦口就晚了。”朱偉斌說。
平面設計專業大四學生周小卉說:“記得大三《字體編排》課上,那時候我很粗心,作業沒做好,朱老師察覺我細節問題后,讓我推倒重來。當時覺得委屈,但如今進入社會才知道朱老師的嚴謹是有道理的。”
朱偉斌的課堂教學很豐富,從教室的理論基礎到工作坊的實踐,再到印刷廠的觀摩。在他的指導下,一門簡單的《印刷工藝》課,變得妙趣橫生。
“相比其他的課程,我最喜歡《印刷工藝》課,4周課時感覺像邊學邊玩,在認真的聽完理論內容后,他會帶我們去報社、上海印刷廠等地方考察操作,實地體會后,技術扎實了許多。”學生梁佳敏說。
堅持做博客筆記、在藝術路上前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朱偉斌認為,想要把藝術課程學好,還是需要基礎素養,除了需要扎實的基礎,還要多實踐。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