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成長需要什么?有人說需要夢想,有人說需要承擔,有人說需要獨立,有人說需要挫折……
今天,小編為大家奉上“APEC‘未來之聲’講述成長故事”、“男孩攔車索賠引出一個成長話題”兩篇稿件,希望能為如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提供有益的啟迪。
他們曾發出APEC“未來之聲”
昨天,在溫州肯恩大學舉行的“溫肯真人圖書館”《從此走向世界——聆聽來自APEC的“未來之聲”》活動上,趙佳升、賈西子、夏雪這3名參加菲律賓APEC(亞太經合組織)“未來之聲”青年營的代表齊聚溫州,講述APEC經歷的同時,還與現場家長學生分享個人成長感悟。
“很多人以為去APEC就是聽講座、看名人,然后合影拍照,其實非常累,我甚至感覺站著都能睡著。”夏雪說,APEC期間,中國青年代表團每天的行程除了常規的聽講座、參加會議、發表演講之外,還經常有小組討論,甚至晚上都有“功課”,經過這一次鍛煉,對自己的能力是很大的提升。
去年7月,趙佳升、賈西子、夏雪分別從北京、上海、溫州出發,相聚菲律賓APEC“未來之聲”青年營,與世界各地青年一起起草青年宣言,和與會正式代表對話。
APEC“未來之聲”創建于2007年,是APEC峰會期間舉辦的各經濟體間青年學生的交流活動,旨在推動青年學子更多了解APEC,擴大視野,激發其擔當領導者角色的熱情,促進各國文化的深入交流。
據介紹,2015APEC“未來之聲”中國區選拔活動覆蓋全國上百所高校,賈西子和夏雪都是此次比賽的特等獎獲得者,從而贏得APEC“未來之聲”的入場券。趙佳升是2014年APEC“未來之聲”青年營最佳選手,直升2015年APEC“未來之聲”青年營,因此已經兩次參加APEC“未來之聲”。
寬厚的家庭教育理念是傳家寶
如果要用一個詞語總結我的童年,那就是“啼笑皆非”。小時候,常到樂清農村的外婆家玩,是在接觸大自然中認識的世界:學雞打鳴、趕著鴨子滿村跑、到豬圈里和豬聊天……
我上小學初中時,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乖巧”孩子。上小學時,全班被老師罰抄課文,其他同學都老老實實挨罰,就我犟著脾氣不肯抄,老師找我“喝茶”,我翻出《未成年人保護法》與老師對話。初中時自學素描,愛畫裸體畫,老師找我媽媽談話,還好媽媽說我在“藝術創作”。
如果說我父母親留給我最大的財富,我想就是這種寬厚的家庭教育理念,當我最需要保護的時候,他們義無反顧地站出來,相信我,支持我。這是無價的傳家寶。
父母注意營造共同學習的氛圍
我從小學習不錯,一直是叔叔阿姨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自己的人生分為多個階段:小學初中為“野蠻生長”階段,父母基本上抓大放小,重視我的品行、性格養成,以及生活狀態好不好;高中大學為“紙上談兵”階段,大量的閱讀讓我的知識得到積累,因為高中時的班級特別重視文學教育,同學們的課余愛好都是寫詩賦詞,若是見到了好詞,還會“跟帖”繼續賦詩兩首;碩博階段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離開北京,到復旦大學繼續學習,離開了自己常待的圈子,才知道能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活得好。
在家庭教育方面,特別感謝父母對我的尊重。此外,我的父母非常注意營造共同學習的氛圍。在我讀高二高三時,每天一放學,父母就坐在我身邊看報讀書,一家人一起學習,那兩年我的家里甚至沒有開過電視。
尋找改變命運的機會
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去尋找改變命運的機會。或許那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需要漫長的等待。但我們并不是坐等,而是要有準備。一旦機會來了,就深入地、踏實地去實踐。
參加APEC“未來之聲”前,我會找來相關代表的資料照片記住,在會場上一旦遇到哪位代表有空閑時間,就會抓住機會采訪交流。
如今,我仍每天堅持利用手機上兩節英語課,無論是出國還是加班到很晚。如果回家來不及,那就在上班路上開著4G流量上課,雖然那真的很費錢,但是不能輕易說放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