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在火車站度過才是應該有的假期生活,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武鐵春運,我來了!”1月25日,春運的第二天,武漢最低溫度零下10度,這是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學生志愿者黃黎智寫下的志愿感悟。
早晨6點,家住武漢江夏區的志愿者楊賀文被鬧鐘叫醒,在換乘兩輛車、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車程后,他7點半到達武昌火車站,草草吃了幾口早飯,就在火車站候車廳開始工作。
楊賀文告訴記者,做志愿服務,大家都不怕惡劣天氣,也不怕人流量大工作累,“我們希望用笑臉和服務給旅客呈現一個暖冬”。
志愿者們的主要工作集中于“幫助乘客取票”“幫助乘客搬運行李”“維護上下樓梯秩序”等。今年,志愿者們還將穿上卡通服裝,拿著春聯與乘客互動,為候車廳增添節日氣氛。
除了這些,對于需要幫助的乘客,志愿者們都會耐心地解答、指導。志愿者肖敏告訴記者,第一次主動幫助乘客的時候,一度被當作是收費服務而遭到拒絕。但是,她帶著笑容慢慢解釋,很快就得到乘客的“點贊”,覺得很幸福。
“加入春運志愿者這個大家庭,好開心!”第一次參加春運志愿工作的肖霄,被安排在廣場自動扶梯口負責維持秩序。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剛進入廣場,她就注意到了,老人帶著一大包東西一個人費力地走著。肖霄上前將老人引到扶梯側面,通過聊天得知老人獨自前往鄭州和兒子過年。她接過全部行李,慢慢引導老人走向檢票口,托付給安檢口的志愿者。肖霄說,老人進站時握著她的手不愿松開,嘴里一直在說謝謝,這讓她覺得志愿者工作特別有價值。
這兩天,學校一些曾做過志愿者,已經畢業的學生也要求利用假期周末時間回到志愿者行列。學校珠寶學院團委書記方明說,武漢工程科技學院愛心啟航團隊已經連續6年服務武鐵春運,每年都有幾百名學生報名,學校精心挑選并組織多次培訓,希望能把“95后”學生們的風采展現給大家。
據了解,該校今年74名志愿者,除了大部分家住武漢是本地學生外,也有一些湖北省外的學生。對于孩子推遲回家參加志愿服務的選擇,他們的父母都非常支持,認為大學生就應該多接觸社會,鍛煉自己,展現出年輕人該有的青春風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