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逐漸增加的畢業生就業壓力,“十二五”期間,青海始終將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就業工作的首位,不斷完善扶持政策,暢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充分發揮政策扶持、引導和助推作用,不斷拓寬就業空間,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持續增長,大量的畢業生能夠立足基層、以創業帶動就業、成長成才。
5年間,我省登記高校畢業生70361人,就業61812人,就業率87.8%,保持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的總體穩定。
成績來之不易。面對新的五年計劃,內部外部就業矛盾疊加,如何使高校畢業生尤其是藏區高校畢業生就業之路越走越寬?代表委員們直抒胸臆,為做好新形勢下的大學生就業出謀劃策。
省人大代表、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裴改花認為,青海就業市場依然存在大量的用人單位“需要工作經驗”問題,而這是大多數求職大學生最缺少的。打破“經驗”瓶頸,是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必然要求。就國情來看,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呈現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等特點,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全國用工需求普遍不旺;化解產能過剩,淘汰“僵尸企業”,隱性失業顯性化、結構性失業問題會更加突出。就我省而言,藏區大學生就業形勢更加特殊,教育資源相對缺乏、藏區工業總量小,用人需求少、就業觀念存在偏差等矛盾制約著藏區高校畢業生就業。
裴改花說,幾年來,省委、省政府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實施了加強高校畢業生技能培訓、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為吸納高校畢業生的企業給予獎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效。在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的2016年,大力推進就業創業再次列入民生十大實事之列,確立了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繼續開展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專項培訓工程,做好機關事業單位公開考錄招聘。統籌實施基層服務項目,強化實名制就業服務等多項措施,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多形式就業創業。
省政協委員、青海師范大學化學系主任陳元濤認為,為高校畢業生就業解困,首先要逐步打通我省中職與高職以及中職、高職與高校的對接渠道,推動人才的全面發展,促進人才在市場充分就業。對于高校而言,要適應轉型需求,以全面創新為引領,以創新驅動戰略為方向,減少學術性研究生的招生,加大專業型、應用型研究生的招生。同時立足我省支柱產業優化發展,建立學科專業鏈、培育產業創新鏈、形成關聯產業利益鏈,同時政府要積極加強引導,以產學研等形式為紐帶,通過國有企業接收中職、高職和大學生進入企業實習。
省政協特邀委員、黃南藏族自治州熱貢畫院院長娘本說,未來幾年里,我省要鼓勵大學生入企業就業。對于企業新增就業崗位吸納的高校畢業生,給予社保補貼和獎勵;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應享受到相關就業補貼政策。與此同時,在國家“雙創”的氛圍下,繼續支持大學生創業就業,鞏固開展各類創新創業大賽;還可以通過鼓勵高校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建設、加大對困難高校畢業生的托底幫扶、鼓勵高校畢業生投身現代農業建設。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