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天氣的侵襲,讓家長們對孩子在校期間的空氣質量問題愈發關注。在金華市環城小學,有一位動手達人家長為孩子自制了空氣凈化器,在家長朋友圈里掀起一股親子DIY熱潮。
為孩子自制空氣凈化器
自制空氣凈化器,是包昊濱早在前幾年就有的想法。當時市面上空氣凈化器的種類不像現在那么多,價格便宜的都要三四千元錢,貴的要上萬元,他實在下不了手。為了孩子不受霧霾的侵擾,他便在空余時間研究起空氣凈化器。由于沒有實際接觸過空氣凈化器,他就在網上學習,特別是一些電子論壇的拆機板塊,對這種機器有很詳細的拆解過程,令其收獲很多。在這個過程中,他研究了不少種類的空氣凈化器,決定用過濾網和風扇組裝成一個簡易的凈化器。
可這個活要實踐起來不容易,市面上有無數種過濾網和風扇,可以買到的品牌很多,性能也有很大差異。而要做成這么一臺機器,風扇的風量、噪音、能耗,濾網初阻力、過濾效率,外觀美觀度,組裝難易度等因素都要綜合考慮。為此,他開始反復試驗,選購了好幾種品牌的風扇,還特意買來噪音測試儀和功率表檢測噪音和能耗的問題。
經過多次試驗,他終于選擇出了合適的風扇和過濾網,接下來就是組裝的步驟了。當然,不同的風扇和過濾網有不同的組裝方法,過程可以參照網上的步驟,也可以自己摸索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兒子包兆嘉是少不了的好幫手,“像鉆孔打螺絲接電線什么的,不是很復雜的程序都交給他”。空氣凈化器制作好后,父子倆在家里一試驗,效果還真不錯,呼吸到的空氣感覺清新了許多。
課堂演示掀起親子DIY熱潮
進入冬季,市區霧霾天增多,為了讓孩子們能夠科學地認識霧霾、防范霧霾,包昊濱孩子的班里特意開了一堂霧霾知識課。他把自己的這個小制作搬到了課堂上,教孩子一起自制空氣凈化器,掀起了一股熱潮。乃至課后,家長的微信群里仍在熱烈討論這件事,不少人還問起材料的種類,打算自己動手做一個,更有直接帶著孩子上門一起制作的。
這可不是包昊濱第一次搞小制作了。在他的家中,有一間屬于自己的工作室,里面的兩面墻上都是柜子,滿滿當當地放著他做的小玩意兒,還有各種工具和儀表螺絲刀套裝等等,可以說是設備齊全、應有盡有。家里的洗衣機、熱水器、空調等,差不多都被他修了個遍,連妻子也不禁調侃:“家里的電器都用得超過10年了,有時候想換個新的都困難,一沒用,家里就有個‘修理工’會修好”。
除了給家里維修電器,他平時還琢磨制作了許多小東西,比如吸黑頭器。不僅可以吸黑頭,把管子放到出氣孔上,還可以用作供氧或者給籃球自行車充氣,“別看這小小的機器,釣魚的時候用它供氧,魚就不容易死”。在父親的影響下,兒子也成了動手小達人,有回班里布置要做一輛能開的小車,他就自己設計小車的形狀、琢磨著怎樣讓小車能開起來,并且開得更快,平時跟著父親拆裝電器、制作小玩具更是常有的事……
包昊濱坦言,這十分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如果你有興趣,可以跟著他們一起動手制作更多的新奇小玩意哦。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