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半,學校放學,傍晚六點半,單位下班。中間這三小時,孩子誰來管?這是大多數家長都會遇到的難題。
當然,很多人看到了家長這方面的需求,一些培訓機構應運而生,可是這些機構良莠不齊,這些機構誰來監管?
在省人大代表分組審議中,在省政協委員小組討論中,不少來自教育界的代表委員都提到了上述問題。
省人大代表、富陽市富春第七小學副校長 周煒
現象:課后托管機構,安全隱患不少
建議:社區、圖書館和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能不能發揮作用
“現在校門口的公告欄和圍墻上,有各種培訓機構和課后托管機構的小廣告,放學后直接去這些地方做作業的孩子越來越多。”省人大代表、富陽市富春第七小學副校長周煒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個別托管班的老師用自己的小車來接孩子,有時五六個學生都擠在一輛車上,存在著不小的安全隱患。”
學校放學早,家長下班晚。對雙職工家長來說,中間這段時間孩子誰來帶、去哪兒,確實是個難題。所以,周煒很理解家長對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需求,但她認為,這些培訓機構魚龍混雜,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有些小型托管機構設施簡陋、管理松懈,隨便租個民房就辦起來,有沒有資質先不去說,萬一有個火情,這么多孩子可怎么辦?”周煒說,還有一部分孩子連晚餐都在托管機構里解決,身體健康和食品安全也是隱患之一。
今年兩會,周煒帶來的建議就是加強對這類機構的監管。除了要求有關部門加大對無證辦學機構的打擊力度、提高行業準入門檻之外,她還建議發揮好公共文化資源的作用。
“比如圖書館、文化館、體育場館、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社區,可以挖掘這些地方在校外培訓、托管方面的功能。”周煒說,這些場館或機構都是公益性質,比較正規,還可以根據不同場館的特點,拓展校外教育的內容和形式。
省政協委員、遂昌縣北界鎮中心小學校長 華宗宏
現象:個別托管班培訓班,直接幫孩子寫作業
建議:由政府出面組織,請優秀老師來辦
“老師不能辦課外補習班、輔導班,這是政策的紅線。”浙江省政協委員、遂昌縣北界鎮中心小學校長華宗宏說,但在這樣的規定下,同學們的課余時間仍然被大量補習、輔導課程塞滿。
“孩子對培訓的需求,或者說家長認為孩子們對培訓的需求還是在的,不會減少。正規老師不能去輔導,一些不正規的就來了。”華宗宏說,“那些培訓班,幾乎都是大學剛畢業的學生來教的。”
在華宗宏看來,這些大孩子們并不都從師范專業畢業,雖然小學、中學的課程輔導起來沒問題,但教育理念有時是有問題的。
“最突出的一點,是這些課外輔導的內容,大多數就是教孩子們寫作業。”華宗宏說,責任心強一點的會講解下,責任心不強的,直接幫孩子們把答案寫出來。表面上看,作業本上都是正確答案,但究竟哪些知識點已掌握,哪些沒有,任課老師們根本看不出來。
而且,往往在考試前,這些輔導班還會為孩子們準備模擬考,其中不少和學校考試題目相似或相同。這樣孩子們在學校考試時,相當于同樣題目再做一遍,因此成績不錯,“但這樣的成績不能反映學習水平啊”。
“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這類輔導多了,就沒法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華宗宏說,作業本上打著勾,考試成績也不錯,哪個孩子還愿意上課認真聽?
其實在2013年11月,浙江省教育廳就出臺過名為《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在小學鼓勵開展學生放學后“托管”服務的指導意見》的文件。
文件提到:“各地各學校應制定‘托管’服務管理制度,并按照‘家庭自愿,家長委托,學校統籌,相對集中’的原則,規范開展‘托管’服務活動,做到集中有人監管,活動有安全措施,進出有統一組織,切實保障學生的安全。”
問題是托管班如真由學校出面組織,又要涉及到收費問題,并不是每所學校都愿意攬上這事,“假如不向家長收費,那么老師就要免費勞動。一天兩天免費勞動還好辦,但總不能老這么干吧。”一位公辦小學校長對記者說。
在教育部門看來,培訓班、托管班是要分別對待的,而在家長眼里,不論是培訓班還是托管班,都是他們所需要的,學校不進入這個領域的話,只能由不那么專業、不那么正規的各類機構來填補空白了。
“建議由政府出面組織與管理,再聘請優秀老師上課或托管。”華宗宏說,這樣能保證培訓或托管的質量,真正對孩子們的成長有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