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企業招人難,大學生就業難”兩難問題,省政協常委、培華學院理事長姜波表示,只有中小微企業才能切實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題。
姜波認為,一個省、一個城市、一個地方,只有中小企業充滿活力,這個地方經濟才有活力。“陜西省的中小微企業少得可憐,在《陜西省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沒有提及。大學畢業生又有多少能進入國企、央企?能考上公務員?有一個實例是,某國有銀行招70人,卻有8000人報名,夠精英化吧?可是工作以后干的什么活?中專生都可以做得了。”姜波得出的結論是,只有中小微企業才能切實解決大學應屆畢業生就業問題。
政府工作報告中說,陜西已經進入中等發達省份。姜波通過比較后發現,在全國中等發達省份中,我省第三產業在GDP占比卻在全國是倒數的。他得出的結論是:這就需要供給側改革、需要結構性調整。“供給側改革是什么?就是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就是進一步降低傳統能源、資源的依賴性的產業結構。”
姜波認為,創新、創業是個永恒的主題,特別是供給側改革調整結構的時候,應該大力扶持一批中小微企業,尤其是在非省會城市。如今我們面臨的現狀是,一方面,我們規劃中的創業基地集中在西安,教育資源也在西安,大多數大學畢業生也聚集在西安。另一方面,陜北陜南沒有支撐地方特色的產業生態體系,也就無法吸引和容納高素質產業工人和高素質的現代農業工人。陜西要發展,必須要解決非省會地區的勞動就業問題。同時,非省會城市也應該扶持一大批創業者,讓他們懂得經營,懂得創業。
姜波建議,陜西省必須力爭有幾百家充滿活力的創新型、創業型企業在新三板上市,以帶動全省中小微企業發展。這樣可以降低大學應屆畢業生就業門檻,大學生可以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就業,包括國家培養成本、自身負擔、青春時間成本。政府要鼓勵這些企業接受大學應屆畢業生,比如對這類中小微企業稅收適當減免,因為企業創造價值才會納稅,必須要讓更多人去創造價值,更多人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