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青春是紅色的,代表著熱血,朝氣蓬勃,充滿希望;有人說青春是綠色的,代表著成長,充滿生機,活力無限;有人說青春是藍色的,代表著希望,深遠遼闊,富于幻想。那么,紅綠藍的青春到底會是什么?
今年是河北工業大學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在井陘縣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第十年。7月15日,紅綠藍實踐隊師生一行三十余人整裝待發,趕赴河北井陘,開始了另一種暑期生活體會青春正能量,享受青春多色彩,服務農村三下鄉。
唱紅青春主旋律,激揚報國赤子心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紀念那段可歌可泣、波瀾壯闊的歷史,重溫那用血與火鑄就的英雄史詩,緬懷在戰爭中犧牲的無數先烈,紅綠藍實踐隊前往趙縣豆腐莊慘案紀念館與井陘礦區萬人坑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
在這場滅絕人性的大屠殺中,豆腐莊村302人喪生,36戶人家絕口,被殘殺的大部分村民被推進村中的一口枯井。豆腐莊村黨支部書記王京賢說,這就是歷史上的豆腐莊慘案。時間雖然過去了78年,但這段悲慘的歷史豆腐莊村人依然銘記。
一幅幅詳實的圖片、一件件珍貴的實物、一個個悲慘的鏡頭,讓每個人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是硬道理,同時更加堅定了作為青年學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堅定決心。
參觀學習豆腐莊慘案紀念館。攝影:陳博文
七十多年前的悲慘一幕,這里的人們一直銘記。如今矗立著的紀念館,對死去的人是一種悼念,對活著的人則是一種銘記。
扮綠青春新風尚,共筑美麗中國夢
實踐隊緊緊圍繞貫徹科學發展觀,服務農村環保建設,綠色新農村促和諧這一主題,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尋求到了三下鄉的有效結合點環保科技服務為主,在當地政府積極配合與專業老師的指導下調研工農企業,了解農村生態環境情況。
局長面對面是今年紅綠藍實踐隊的一個特色實踐活動,三名實踐隊員在團委老師的帶領下前往井陘縣環保局,與局長面對面咨詢井陘霧霾等空氣污染的相關信息。局長向實踐隊成員詳細介紹了井陘關于霧霾治理的相關政策措施:一是企業燃煤的脫硫脫氮處理,焚燒高質量的煤炭;二是政府環保部門定期檢測企業等排放是否達標,對不達標的予以監督整改或刑事處理;三是引進一些先進環保設備,從源頭降低污染;四是近年來出租車、公交車等正在逐步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政府將促進更多機動車改用清潔能源。這些措施都是井陘縣正在實施的政策法規,具體而有權威性,使隊員更加準確細致地了解了井陘縣空氣環保的相關情況,座談效果理想。
局長面對面座談會。攝影:李一卓
隊員們還走訪了300多位城鎮居民、200多位農村居民,針對不同人群完成了600余份調查問卷,重點了解生態環境改善及環境信息公開狀況,重點宣傳和普及了保護生態環境政策法規、節約水資源、倡導文明社會等觀念和知識。同時實踐隊實地考察了井陘縣的三家企業和趙縣的一家企業,秉承科技下鄉理念,與技術人員充分交流,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現有科研項目成果應用轉化的可行性,并完成高質量調研報告,為井陘、趙縣兩地相關部門諫言獻策。
實踐隊師生實地考察企業。
繪藍青春新希望,傳遞愛心學子情
七十余名中小學生,這個數字是去年的兩倍。紅綠藍實踐隊的支教小分隊十名隊員在山村里共同生活五天,不僅僅要安排自己的生活,更要作為一名老師,安排學生的教學,這在出發之前,在隊員們看來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情,幾乎很難完成,但在五天后,支教隊員們做到了,而且做的很棒!
從開始由于不熟悉,孩子們只是一直追問上一屆的隊員,到后來慢慢接觸,陪孩子們玩耍,孩子們也開始依賴老師,幾乎每個小孩都有自己最喜歡的老師,一下課就會跟老師黏在一起,問東問西,還會親昵地抱抱。
我的5天記憶是跟我的每一位隊友每一名孩子共同完成的,很感激這5天,雖然很短暫,卻讓我收獲了這樣一群家人,他們就好像永遠活在陽光下,給我帶來無窮無盡的能量。一位支教隊員在日志里這樣寫道。
課間依然在刻苦學習的孩子。攝影:吳倩倩
同時,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堅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資助家庭困難卻自立自強的青少年順利完成學業,能環師生克服重重困難,自籌資金一萬元成立關愛基金,面向全縣向家庭經濟困難的青少年提供幫扶。
改建廁所、繪制文化墻、慰問貧困兒童十周年回顧視頻將大家帶回了逝去的那十年,有辛酸,有歡笑,有收獲。省、縣、校各級領導在十周年座談會上分享實踐體會,鼓勵更多青年學子在實踐中受到教育、在實踐中施展才干、在實踐中做出貢獻。井陘縣副縣長浦月英在講話中對能環學院在井陘成立關愛基金幫助貧困學子完成學業表達了衷心感謝,對實踐隊在井陘十年的實踐活動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認可并祝愿能環學子在今后的實踐中有更多收獲。
一張支票,一份牽掛。雖然這里交通不變,生活條件較為艱苦,但是這里的孩子卻非常的努力、淳樸,這也是在此成立關愛基金的原因。我們希望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這些家庭困難卻自立自強的孩子,希望他們能在這個充滿關愛的環境里,快樂的生活,健康的成長。能環學院團委書記李天生還表示會在接下來的社會實踐中帶領隊員啟動更多相關公益項目,服務農村。
井陘社會實踐十周年座談會暨關愛基金成立儀式。攝影:陳博文
時至今朝,井陘十年。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山更綠了,唯一不變的是能環學子投身社會實踐的飽滿熱情。河北工業大學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的學子們將以專長服務社會,從課堂生活和都市風景中投入到廣袤的基層大地,親密接觸廣大群眾,深切感受全新農村,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農村明天會更加美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