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第八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之東盟留學生漢字聽寫大賽在遵義師范學院舉行。來自泰國、印度尼西亞、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老撾六國的留學生齊聚一堂,代表十所高校參賽,共同感受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
此次大賽分為初賽、復賽、決賽三輪,分設團體獎和個人獎。其中,桂林理工大學代表隊、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代表隊獲團體一等獎,西南大學代表隊、貴州大學代表隊、樂山師范學院代表隊獲團體二等獎,銅仁學院代表隊、凱里學院代表隊、四川文理學院代表隊、貴州民族大學代表隊、遵義師范學院代表隊獲團體三等獎;貴州大學代表隊阮蘭英獲個人一等獎,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代表隊李文康、西南大學代表隊李嘉燕獲個人二等獎,樂山師范學院代表隊衛塔亞、桂林理工大學代表隊黃浩倫獲個人三等獎。
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遵義師范學院副教授李應波擔任大賽主考。貴州師范學院終身教授、全國高等院校現代漢語教學研究會名譽會長、貴州省語言學會名譽會長、貴州省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顏邁,貴州省語言文字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貴州省特級教師韋萍,遵義師范學院副校長、貴州省語言學會副會長、全國優秀教師雷昌蛟擔任大賽評委。
大賽開幕式上,遵義師范學院校長吳次南代表遵義師范學院全體師生員工向各位領導、嘉賓、參賽選手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表示,遵義師范學院愿意進一步加強與東盟各國高校間的交流合作,為加深東盟各國青年學生對漢字及漢字書寫藝術的學習和了解作出努力。
遵義市政協主席陳凌華認為,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為我們開啟了嶄新的交流窗口,搭建了兩地人文互通的橋梁,必將推動中國-東盟教育合作交流取得新的成果,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貴州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招生考試院院長周寶英表示,中國-東盟教育周作為雙方教育交流合作的創造性舉措,搭建了雙方青年交往之橋,為深化人文交流、增進理解共識、促進國家間友好發揮了重要作用。
老撾瑯南塔省教育廳副廳長LATXAVONG SOMPHENG說,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是漢民族的文化魁寶,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漢字衍變的歷史。漢字是世界民族文化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老撾教育官員,遵義醫學院、遵義市教育局領導,遵義市外事辦、遵義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嘉賓,遵義師范學院黨委書記王大忠、副校長曾伯平以及師生代表到場觀賽。
此次大賽由外交部、教育部、貴州省人民政府主辦,遵義師范學院承辦,是第八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的子項目。第八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于8月3日在貴陽開幕,以互學互鑒 福祉未來為主題,圍繞教育政策規劃與發展、學生及青少年交流、師資互訪、人才培養與就業、科技合作、合作辦學、產學研合作以及文化交流等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