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句老話說得好:“借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在海鮮攤兒上親自挑都未必能買到好螃蟹,可最近有不少饕餮食客,愣是不挑不看,直接通過私信訂螃蟹,到地鐵站取。而這傳統海鮮的新鮮賣法,點子全都來自一位85后的年輕小伙兒——小馬。
每隔一周安排一次地鐵日
昨天中午11:30,記者在中山門地鐵站前看到了正在等顧客取貨的小馬,地上6個打包好的袋子里,螃蟹一直折騰個不停。不一會兒,取貨顧客紛紛趕來,大多數人簡單看了一眼螃蟹,就樂呵呵地付錢走了。
小馬說他家在增產道附近有一家海鮮店。通過微博、微信聯系上的顧客,分散住在全市各處,讓所有人都專程跑到自家店來買螃蟹太不現實。如何才能擴大服務范圍?愛琢磨的小馬后來就想到了四通八達的地鐵,“我安排住在附近幾家的顧客都到同一個地鐵站取貨,這樣一天下來,能送好幾個區呢。”
“小馬不限價地鐵日”就這樣新鮮出爐,只買1只螃蟹,小馬也能送貨到站。顧客只需提前私信選好要買螃蟹的種類和數量,并預付30%的訂金,到了約定好的地鐵站再付余款取貨。由于還在嘗試階段,小馬每隔一周才會安排一次地鐵日。
對于螃蟹的質量問題,前來取貨的顧客紛紛表示,都是看了小馬家的微博才決定選擇這樣的方式,這也是本著對他家的信任,只要賣家保質保量,他們就會一直光顧。
地鐵送貨已成線路達人
將近12點的時候,最后一單買主李女士因為其他事情,還耽擱在海光寺附近,小馬當即決定送過去。
“咱從地鐵9號線坐到天津站,最好坐2號線在西南角站換乘1號線,不然走3號線的營口道,換乘人太多。”小馬說得很快,記者一時都沒反應過來。
而為了能更快送貨,小馬早就把地鐵站各條沿線的站點都記在了腦子里。像是哪站人多、車尾車頭的車廂人比較少、顧客家離ABCD哪個出站口近,他都了然于心。事后小馬告訴記者,從早上8點出門到下午5點回到店里,除了中間回店補了一次貨,他拎著60多斤的貨物,坐遍了4條線的地鐵。過程雖然辛苦,可畢竟幫店里賣出了20多單6000元的貨物,他心里覺得很有成就感。
微博賣海鮮靠口碑宣傳
一點開小馬家的微博,幾十位顧客網友齊刷刷分享的“黃澄澄蟹黃、圓滾肥碩蟹身”的照片十分吸引人眼球。@天京京劇戲緣高航就寫道“@海鮮小馬的美味!這個是好哇,還是好哇!”@木偶佳佳則表示“螃蟹到手啦!必須給@海鮮小馬贊一個!”更有不少網友紛紛在底下回帖,表示一定要光顧這家海鮮店。
小馬告訴記者,他就是想利用網絡上的口碑營銷推廣自家海鮮,父親老馬從事海鮮生意已經有30多年了。但由于店面不大、位置太靠里,為了保質保量而價格偏高的小馬家,一直無法打開銷路。
看著年近六旬的父親每天早出晚歸辛苦打貨,小馬就一直琢磨著怎么幫父親,后來就想到了時下最流行的微博和微信。“在買賣海鮮的圈子里,會玩兒微信已經算是很新潮了。”本就是學IT出身的小馬,像置頂、發帖、網絡制圖、微信自動回復等操作,對他來說更是不在話下。
就這樣,在今年年初,小馬在工作之余打理起了自家的網絡海鮮店。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發布當日的螃蟹價格,還會對當日的螃蟹質量點評一番,品質好壞都會如實相告。小馬告訴記者,剛開始的時候沒什么人關注,“但隨著老主顧們的轉發分享,已經有不少人通過微博聯系買螃蟹,通過網絡慕名到店里買螃蟹的人也越來越多。”
如今,網絡海鮮店外賣業務小有起色,小馬表示這與顧客的信任是分不開的,“雖然想出利用地鐵送貨是窮則生變的應對之策,但像海鮮的腥味兒、運送時間太長導致螃蟹不新鮮等細節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改進。”這個85后的小伙子有著同齡人敢想敢做的闖勁兒,雖然渴望成功,但他仍時時謹記父親老馬的教誨,做買賣還是要腳踏實地,賣法再怎么新鮮,也必須與顧客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這樣生意才能做得長久。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