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走進臘月,年的味兒漸漸地濃了起來。據說,臘八節這天喝臘八粥來于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善良的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千家粥,最終大勝而歸,這天正是臘月初八。人民為了紀念岳飛,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于成俗。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盛。可謂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在民間,家家戶戶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一般的有大米、花生、綠豆、紅豆、蓮子等。 其他還有自選輔料的紅棗、桂圓、山藥、百合,枸杞子、薏米、小米、其他豆類等。喝臘八粥的意義有溫暖、圓滿、和諧、結緣等意義。
關于臘八節的美食還有臘八豆腐。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臘八節前后,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臘八豆腐,色澤黃潤如玉,入口松軟,咸中帶甜,又香又鮮。豆腐配海鮮味道更鮮美,可在曬制時加入蝦米等配料。黟縣人平時習慣將臘八豆腐用草繩掛在通風處,吃時摘取。還有些人愛把臘八豆腐雕刻成動物、花卉,澆上麻油,成為極品的下酒小菜。
在陜西省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臘八節他們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農歷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條搟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香噴噴的臘八面實在是誘人極了。一碗碗色香味形俱佳、冒著白生生熱氣的臘八面擺放在桌子上。若再往碗里滴上幾滴紅艷艷的油潑辣子,更會讓你垂涎三尺,吃起來酣暢淋漓,吃完后意猶未盡。
在我們家鄉,大家會在臘八到來的時候泡制臘八蒜。臘八蒜的材料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很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里面,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就可以了。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后會變得通體碧綠的,碧瑩瑩的蒜瓣很是吸引人,如同翡翠碧玉。可以在泡好的蒜里稍微加點糖,若配上水餃一起吃便是人間少有的美味了。
記得每到臘八節這天,大家都會相聚在桌前,吃一顆媽媽的嘮叨棗,喝一勺爸爸的慈愛湯,小酌一杯誘人的臘八酒,好不溫馨。
臘八節到了,該回家看看爸爸媽媽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