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起,2016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開始正式報名,一年一度的國考再次拉開大幕。記者發現,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國考首次僅面向“體制外人員”招錄等特點值得關注。
兩條錄用渠道涇渭分明
今年國考公告中明確指出:“現役軍人、在讀的非應屆畢業生、在職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不能報考。”
這一僅面向“體制外人員”招考的新特點,將是公務員考錄工作的一個分水嶺,標志著“遴選”和“公考”兩大公務員錄用渠道從此涇渭分明,體制內的在職公務員和體制外的應屆、社會考生在考試中不會再狹路相逢。
“終于不用和基層公務員擠了。”在一家民企工作5年的張典已連續3年報名參加國考,希望回家鄉當公務員。但由于所報崗位都“有兩年基層工作經驗”的要求,而且與基層公務員的競爭往往不具備優勢,去年進入面試后她被刷下來。今年的新政策,讓她有了自信。
據了解,以往中央機關在招錄在職人員中對生源類別不加區分,由于大量考生的取向趨同,導致在職的“千軍萬馬”過“具備基層工作經歷”這一“獨木橋”,不僅使在職崗位報考通道擁擠不堪,也因為職位的區分度不高、考生與職位匹配不精確而增大了報考失敗幾率。
從今年起僅通過遴選招錄基層機關的在職公務員,使社會考生的通過率空前增大,也使基層公務員明確了什么能考、什么不能考,降低了無效報考率。
在湖北省某縣做基層公務員的趙妍巖告訴記者,雖不能再像以前通過國考提升,但更明確了她走遴選提拔的道路,“以后會專心工作,而不是準備公務員考試。”
招錄人數創新高無關“離職潮”
按照招考計劃,2016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將招錄公務員2.7萬余名,再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增加了5500多人,增幅約25%.
有輿論將國考擴招與所謂的“公務員離職潮”聯系在一起。對于這種看法,今年4月,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曾表示,“有的單位確實出現了部分公務員辭去公職的現象,但基本上都屬于正常的人員流動。”“從公務員統計數據看,現在沒有出現所謂的‘離職潮’。”
有專家分析,這主要因為相關部門公務員到期退休形成的自然減員這兩年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是根據工作實際需要增加了相應編制。
對應屆畢業生而言,基層工作經驗成為主要“絆腳石”。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系的張同學明年即將碩士畢業,她根據“專業”、“基層工作經驗”這兩欄進行篩選后,發現她只符合外交部地區業務司等三個職位要求,她有點吃驚,“真沒想到自己可選的竟然這么少。”
據統計,今年省級以上黨政機關共計劃錄用2400人左右,僅占招錄總人數的不到9%.延續近年來的慣例,除部分特殊職位和專業性較強的職位外,全部用于招錄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
“超過九成的職位在市以下,省級以上機關幾乎全部面向有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從招錄崗位設置來看,今年國考依然堅持了重視基層的用人導向。”張成表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