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區今年開始實行流動人口子女積分入學制度,這成了不少家長關心的問題。“積分入學”意味著,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入學將更加科學化、規范化,而今年九月份入學一年級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將成為第一批試點“積分入學”的兒童。
“能有機會進入本地學生也想進的學校,我很開心。”張先生的女兒今年就要面臨幼升小的問題,外地戶口,在杭州工作了十來年,濱江區今年開始實行的積分入學制讓他感到欣慰,“我們給不了孩子優越的教育環境,但希望她上得起學。”張先生表示,如果杭州上不了學,就只能回老家,但是老家親戚也都不在了。
更多的外來務工人員希望將孩子接到自己身邊上學,“我們在杭州工作,留孩子在老家也不大放心。”從江西來杭打工的鄭先生說。
按積分排名安排學校
根據《杭州市濱江區居住證持有人積分管理暫行辦法》和《杭州市濱江區居住證持有人積分申請子女入學細則》,流動人口積分申請子女入學是積分管理中先行試行的部分,后續可能逐步推行積分申請公共租賃住房,以及其他公共服務項目。
首先,外來務工人員需要拿到《浙江省居住證》。《浙江省臨時居住證》持有人或在居住地有合法穩定住所的流動人口,在居住地合法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就可申領《浙江省居住證》。定期的勞動合同、社會保險、累計分值高于50分均在基本條件之列,此外,子女申請當年的年齡應為6周歲,且具有接受正常教育的能力。
積分管理,是指通過設定積分指標體系,將流動人口個人情況和實際貢獻轉化為相應分值。濱江區教育局會根據申請子女入學流動人口的積分高低排序,結合流動人口居住情況及區域學校資源情況,根據積分排名安排入讀公辦學校或民辦學校。
積分項目由基礎分、附加分、扣減分三部分組成,涵蓋居住年限、年齡、學歷水平、技能水平、社會保險等內容。附加分中包含的社會貢獻一項,服過義務兵役、在區內從事環衛等基層艱苦崗位工作的也都可以獲得30分的分值。
教育資源依然緊張
據濱江區教育局教育科負責人表示,“積分入學”是根據濱江區教育資源,進行統籌安排的結果。
與往年相比,近一年的外來務工人員總人數增長不大,但隨著濱江城市的發展,入住入戶人數增加較快,學齡兒童數量可觀,教育資源依然緊張。根據去年濱江區公辦學校入學前的摸底新生數據來看,靠近錢塘江邊和江南大道一帶的學校,比如江南實驗學校、彩虹城小學等,本身學區內的戶籍生數量已經飽和。該負責人說,這兩所是區內的熱門學校,按照先入戶優先的原則。
據悉,今年濱和中小學、錢江實驗小學、濱江實驗學校正在加快建設,丹楓實驗小學也會按期投入使用。濱江區重視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的入學問題,前幾年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口子女都在公辦學校入讀,同時,對于九年一貫制的民工子弟學校濱虹學校,加大教育資源的投入和教育教學的幫扶力度,區教研室深入進行教學調研,提出學科建設思路,同時濱虹學校與區內優質公辦學校結對,在學校管理、課程共享、師資培養等方面全面交流合作,近年來教育質量明顯提高。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