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以傳遞網絡正能量,爭做校園好網民為主題的首屆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上海地區成果展示及工作推進會在上海大學舉行。本次推進會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國家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指導,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上海市教委主辦,文匯報社、上海大學、上海教育電視臺、易班網、全國高校校園網站聯盟承辦。
今年6月,教育部思政司會同國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聯合舉辦首屆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在全國大學生中引起強烈反響,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地各高校積極響應,陸續開展本地本校的組織動員和遴選推薦工作,形成了廣大青年學生積極參與網絡文化作品創作生產、大力弘揚網絡主旋律的良好氛圍。此次文化節共有大學生網絡作品系列比賽、優秀網絡文化作品網絡傳播、網絡文明進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成果展示與表彰等環節。根據網絡文化產品的表現形式,文化節設有微電影大賽、攝影大賽、網文大賽、動漫大賽、網絡創新創業大賽等5項比賽。
10月13日,與會代表現場觀摩了此次文化節的上海地區成果展,共有30余所上海地區高校參展。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文匯報社等,圍繞學校網絡文化建設、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培育、網絡產品創作、大學生網絡文化節承辦推進等工作,作了交流發言。會議還對由文匯報社等主辦的2014年我的中國夢最美中國全國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大賽優秀作品進行了表彰。
以文化人重在第三課堂
把握網絡作品精神內核已成大學生網絡文化建設核心任務
在學校展示區,來自華東師大的師生展示校史動畫短片與校園好聲音歌唱大賽視頻。
以文化人,要特別重視以網絡為載體的第三課堂。昨天下午,在首屆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上海地區成果展示及工作推進會上,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馮剛說,把握網絡作品的精神內核,科學評價優秀網絡文化的成果,為時代留下弘揚正氣的印記,已經成為大學生網絡文化建設的核心任務。
昨天,在展示網絡文化節成果的上海大學圖書館內,由30余塊彩色展板組成的展示區人頭攢動,這場屬于高校學子自己的節日吸引了千余人駐足觀看。
網絡文化作品要注重三性
推進會上,說起各自學校的網絡文化建設,高校代表們有舉不完的生動例子。
2015年復旦入選了教育部首批網絡文化工作室,還正式成為教育部網絡文化專項試點單位。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承功介紹說,校方圍繞大學生日常需求搭建系列平臺,不僅通過建設網絡一站式服務平臺,提升校園管理服務的效率,而且還通過與騰訊等互聯網企業的深度合作,打造智慧校園服務體系;通過建設校情網絡傳遞體系,積極發現校園生活中的問題;主動調研校園管理中的改革,逐漸鎖住大學生網絡剛需,為網絡文化建設提供堅實的基礎。
要讓學生感受到快樂。對于各高校網絡文化建設,馮剛認為,在網絡文化作品創作生產過程中,要特別注重三性:要把握思想性,不斷豐富網絡文化產品內涵,網絡文化作品要弘揚主旋律、體現時代特征、強化網絡育人功能;要把握規律性,不斷提升網絡文化產品的影響,網絡文化產品創作要遵循網絡語言特點、網絡傳播規律,建立健全激勵機制;要把握藝術性,不斷提高網絡文化產品創作質量,網絡文化產品創作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既要結合師生工作生活實際,又要體現師生的藝術素養和美的追求。
獨具特色才能碩果累累
而走出過優秀網絡創業團隊餓了么的上海交通大學,介紹了自己的特色網絡文化項目。
上海交大黨委宣傳部部長胡昊說,溫情的曦潮書店、獨具特色的南洋通訊社、內涵深刻的博文研微都已經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據介紹,曦潮書店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而生,由交大校友出資,適應80后、90后消費群體的習慣,線上活動人次已達到數萬,還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營業。而南洋通訊社官方新媒體渠道,整合了全校學生媒體資源,承擔著學校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建設的重任,官方微博獲評2015全國最具影響力教育微博,官方微信粉絲量近7萬人。
博文研微網絡文化工作室則是教育部首批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之一,多次居全國高校研會微博影響力排名第一,品牌欄目南洋微評影響廣泛。
對于蓬勃發展的網絡文化項目,國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副局長孫愛萍呼吁,要開闊創作的思路,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發現和汲取精華;要創新傳播形式,以接地氣的方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立足全媒體宣傳,推動校園和社會網絡空間進一步清朗起來。
大中國夢下的小夢想
會議對第三屆我的中國夢最美中國全國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大賽優秀作品進行了表彰,10多位來自全國各高校的參賽同學捧得獎杯。文匯報社黨委副書記謝海光介紹了微電影創作大賽及首屆大學生網絡文化節的承辦工作情況。
大賽獲獎人、上海戲劇學院電視編導專業學生張秋思算是一名網蟲,通過微電影和網絡,她用鏡頭記錄下了一群星星的孩子真實而又心酸的故事。張秋思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大學生,自閉癥兒童一度離她非常遙遠,她不敢想象,這個通常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群體,他們內心的夢想是什么,他們家庭的夢想又是什么?
敢做夢了敢做夢了!自閉癥兒童的母親不同時期的一句話,讓她找到了拍攝本部微電影的意義所在:孕育夢想。通過互聯網,從相關資料的查詢、搜集,到影片的拍攝、制作,她用網絡給這部微電影開創了一個平臺,讓影片最終成型。最終,該片入圍我的中國夢最美中國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微電影大賽,并最終獲獎。
這是我個人的夢想,也是大中國夢下的小夢想!張秋思說,在她的身邊,還有許許多多的大學生們,利用網絡平臺和渠道,聚焦中國夢,傳播青春正能量。希望網絡能成為大學生與社會溝通的橋梁,讓同齡人的每一個小夢想都能成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