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美國媽媽”莫莉就將踏上從寧波回美國西雅圖的歸程了。在大洋彼岸,她的養子龍淼正急切地期待著來自家鄉的尋親訊息:親生父母找到了!
“我想讓孩子在失明前,看看親生父母的樣子。”莫莉說,雖然親情阻斷不了兒子病情的惡化,但是她相信,愛可以幫孩子勇敢面對“天黑”。
要讓孩子看到親生父母
故事還要從4年前說起。
2012年5月18日,一個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小男孩被發現躺在寧波市江北區天水家園的南門口。保安宋阿全把小男孩抱起來,送到了寧波恩美福利院,取名龍淼。
經檢查,這名小男孩先天失聰。
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莫莉夫婦一直想要收養一個孩子。莫莉是一名手語翻譯,她的丈夫是一名失聰人士。通過福利機構,他們在照片上看到了淼淼,孩子純真的笑容打動了他們:“淼淼,就是我們一直夢想的那個完美的兒子。”
2014年,他們歷經艱辛把淼淼接到了美國。就這樣,寧波男孩淼淼漂洋過海,在美國扎根成長。一轉眼,淼淼今年三歲半了。
莫莉說,淼淼是一個善良的孩子,每當看到其他小朋友哭,他總會去摸摸他們的背表示安慰,還會做滑稽的動作逗他們笑。“天使吻過他的耳朵,盡管聽不到,他對這個世界仍舊充滿了愛。”莫莉說。
可是,命運再一次跟孩子開了個玩笑。
最近,淼淼被確診為遺傳性的烏謝爾綜合征,這種疾病分為三種類型,而淼淼患的是最重的一種,他出生時就是聾兒,走路不穩,醫生估計他10歲左右會出現視力障礙,20歲左右就會完全失明。
莫莉想起,淼淼一直希望知道親生父母是誰,還曾憑著想象畫出了親生父親的樣子。“我希望淼淼能在失明前見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并在腦海里留下印象,這或許會成為陪伴他一生的勇氣。”
這個念想,促成了接下來這場跨越太平洋的萬里尋親。
寧波尋親,牽出辛酸往事
今年1月11日,在好心人的幫助下,莫莉帶著孩子的心愿飛抵寧波。
在第一站福利院,莫莉就獲得了一個意外的收獲:一份龍淼生父留下的信件。
“寶寶,對不起……”信中,龍淼的父親道出了自己因經濟困難不得已遺棄孩子的實情。兩天下來,莫莉見了無數人,聽了無數的細節,但尋親基本上沒有進展。
1月15日上午,轉機出現了。根據淼淼在被遺棄前應該進行過耳部復查的猜想,有好心人聯系了寧波大學附屬醫院進行篩查,一名醫生回憶起當時的確有這么一個病例,并且找到了這個病人家屬的聯系方式。經過初步核實,應該就是淼淼的生父李先生。
聯系上后,李先生回憶起當年拋棄孩子的情景,幾度落淚:“老大,2004年出生,聾啞。我們決定再生一個來照顧老大,2010年女兒出生。想著女兒以后要嫁人,再生了第三個,就是淼淼。”李先生說,沒想到查出來又是聾啞。“家里實在太窮,再也供養不起。”……
一個孩子,兩份跨國情
1月15日下午6時,在事先約定的地點,莫莉終于見到了李先生一家人。
一見面,兩位媽媽就情不自禁地擁抱在了一起。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兩家人,因為一個叫“龍淼”的孩子聯系在了一起。
“我是真舍不得,也是真沒辦法。”龍淼生母趙女士流著淚回憶遺棄龍淼當天的情景。
坐在趙女士對面的莫莉,靜靜地聽著,動情處也是止不住地流淚。她拿出手機里淼淼的照片給孩子的親生父母看,把孩子的近況告訴他們。在得知淼淼有非常好的生活環境,有一個疼愛他的家庭后,趙女士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
兩個媽媽交換了聯系方式。趙女士希望,莫莉每年都可以發一張淼淼的生活照給她,雖然對龍淼充滿愧疚,但是她希望自己不再錯過孩子的成長。
莫莉表示,回到美國后,她會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淼淼,并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淼淼想來寧波看望親人,她會陪著他,一起再回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