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杭州各大高校都已進入了期末考試。若是僅以做題答卷這樣的老套方式考查學生,是不是有些落伍了呢?前幾天,記者在中國計量學院的食堂前看到,學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同學們正在擺攤叫賣自己設計的手工作品。有牛皮皮夾與筆記本,有松木臺燈,也有各色手工花盆……
“都是我們自己的作品,快來看一看!”學生小謝的叫賣聲很響,她一個勁地推薦自己的松木臺燈。“燈架是全松木手工制作的,燈泡是愛迪生燈泡,使用時間長了以后不會燙手。”
據了解,這次銷售成果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期末成績高低。為什么要以這樣的方式來對學生考察呢?藝術設計專業的張煜老師說,這是為了讓學生知道,一樣藝術品不是自以為好就是真的好,而是要他人喜歡且愿意掏錢購買為標準。在推銷的過程中,可以從顧客那里獲得反饋信息。“買或不買,顧客都是有理由的。他們的理由,或許就是下一個作品設計時的靈感及改進之處。”
張煜說,這樣的考評方式是不是合理,還在探索過程中,但是,通過這次的擺攤售賣作品的方式來作為期末考評已經讓師生收獲蠻多了。至少,從老師的角度來說,她認識到,一樣東西的設計好壞,在于能不能讓使用者感到便利,能不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就像我們有的學生說,顧客買的時候給出的意見,聽起來蠻具有挫敗感的,回味起來覺得這是無價之寶的思路。”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