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的話
高校畢業生就業,這個關系著千家萬戶的話題,似乎從未從民生熱點中消失過。
2015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總量達749萬,畢業人數再創新高,成為“史上更難就業季”。而吉林省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高校應屆畢業生總量達17.7萬人,基數的膨脹令就業形勢愈加嚴峻。
從今天起,本報推出“聚焦高校畢業生就業季系列報道”,陸續呈現吉林省大學生在入職、求職和創業過程中的精彩故事,以期待讀者在分享的同時為大學畢業生獻言獻策,助力他們成功就業創業。
選擇哪種職業,從事什么工作,才能夠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面對這一問題,每個人都有不盡相同的答案。
今年7月,吉林省有17.7萬名高校畢業生走出象牙塔,融入社會。截至目前總體就業率為82.61%。其中,研究生1.77萬人,就業率為 80.36%;本科生11.2萬人,就業率為84.31%;專科生4.69萬人,就業率為79.43%。由于個人選擇不同,他們開啟了不一樣的職業生涯。回首求職應聘路,他們心中都有說不完的感觸。
有一種成功叫做不放棄
在長春工程學院,認識范凱歌的老師和同學都會給他冠上一個“學霸”的前綴。大學四年里,學校一等獎學金、“鼎惠”獎學金等多個獎項都被他收入囊中。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實踐經驗豐富。2013年暑假,他在家鄉山東省日照市三莊鎮官莊村,成立“希文義務輔導學堂”,為當地貧困中學生義務輔導功課;大三下學期,在全國簡歷大賽上,范凱歌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可校園招聘會中,范凱歌卻吃了不少閉門羹。
“我當時很費解,我足夠優秀,為什么很多企業卻拒絕我?”范凱歌說,在一次招聘會上,一位企業代表為他揭開了謎底,原來到長春工程學院這樣的普通本科院校招聘的企業多是一些中小企業,對于范凱歌這樣的優秀畢業生,他們確實想要,也確實不敢要。那位企業代表告訴范凱歌:“像你這樣的優秀畢業生,培養幾年后都會跳槽,廟小留不住大神,小企業‘傷不起’。”
范凱歌說:“后來,我又跑了一些重點高校的招聘會,可人家一聽說我不是‘985’、‘211’高校的畢業生,連簡歷都不看就直接擺了擺手。”
就這樣,非“985”、非“211”高校的優秀畢業生——范凱歌成了就業市場中的“夾生飯”。可范凱歌始終沒有放棄,自己學校舉辦的招聘會上沒有合適的崗位,他就繼續留意其他學校的招聘信息。最終,在東北電力大學的校園招聘會上,他獲得了國企華電萊州發電有限公司的青睞。如今,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范凱歌還常常感嘆:“幸好我沒放棄!”
與范凱歌相比,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2015屆畢業生方凱的求職過程更加曲折。在經歷了司法考試和研究生考試雙重失敗后,方凱成了班里唯一沒有著落的同學。
“那段日子很壓抑,但我堅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工作。”方凱說,就在最近,我終于被淮南產業發展集團聘用了。方凱告訴記者,“堅持就是勝利”現在已經成為他的座右銘。
9月至10月,記者通過微信、QQ、電子郵件、電話四種方式,向吉林省10所高校的200名2015屆畢業生傳送電子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163份。統計顯示:90.18%的畢業生在投遞第二份或以上簡歷后才得到回音,83.43%的畢業生經歷了兩次或以上的面試才求職成功。79.75%的畢業生在多選題“求職成功的要素”中,選擇了“不怕挫折、堅持到底”這一項。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