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分三六九等,其實大智是天才,大愚是癡呆,除了大智與大愚,其余都是蕓蕓眾生。老師喜歡什么學生?一般而言,大多喜歡聰明靈活漂亮的學生。在幾千年傳統教育中,似乎聽話的乖孩子更受師長的偏愛,而當今社會現實中講理的孩子更有出息,他們是時代的寵兒。
我們這一代人,從小聽話。聽家長的話做乖孩子,否則大逆不道,挨打挨罵;聽老師話做好學生,師道尊嚴,棍棒出孝子;聽毛主席的話,跟共產黨走,毛主席指示我照辦,毛主席揮手我前進。所以,大多是忠厚老實良民,只是忠厚是無用的別名,是沒有出息的人。所以現身說法,我覺得講理的孩子比聽話的孩子好,我們的時代需要講理的孩子。
聽話的孩子沒有主見,像《小馬過河》,遇到沒見過的事一籌莫展,必須問媽媽,問老師等她們拿主意;講理的孩子善于思索,遇事自己考慮為什么,比較著應該怎么辦,他們從小不依賴別人,自己想辦法,車到山前必有路。
聽話的孩子往往反應遲鈍,做事務必中規中矩,但是死板教條,格式化,往往錯失良機;講理的孩子思維敏捷,當機立斷,快刀斬亂麻,他們不優柔寡斷,不求全責備,抓住機遇絕不放過。
聽話的孩子思想保守,有一定的條條框框,遇事婆婆媽媽,患得患失,求全責備;講理的孩子大膽創新,敢為人先,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
聽話的孩子墨守成規,講理的孩子胸有成竹;聽話的孩子唯唯諾諾,講理的孩子膽大心細;聽話的孩子老氣橫秋,講理的孩子朝氣蓬勃;聽話的孩子做打工仔,講理的孩子成大老板;聽話的孩子被時代唾棄,講理的孩子是時代弄潮兒!
聽話的孩子越來越少,講理的孩子越來越多。這是時代的進步,是歷史的必然。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