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從“十二五”的“基本普及”到“十三五”的“普及”,是中央的科學決策,表明了中央對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實施決心。
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需要宏觀調控。2020年,我國高中階段學齡人口將達到4915萬,按照毛入學率92.8%測算,高中階段教育學生數將達4561萬。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不是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目標能不能實現的問題,而是如何實現的問題,這關系到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戰略布局。
當前,有人認為,經濟發展了,老百姓富裕了,人民群眾普遍希望讀普高升大學,可以實行高中后分流,這種認識有失偏頗。教育結構必須服從人才結構。從人才結構分析,我國人力資源市場結構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從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現狀分析,2014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占高中階段教育的比例雖已達到42.89%,但區域發展不均衡。有關數據顯示,31個省份中,中等職業教育學生數(不含技工學校)占高中階段教育比例低于40%的有21個省份,低于30%的有3個省份,普職不均衡是造成勞動力供求結構性矛盾的重要因素。
保持高中階段教育普職大體相當,實施“中國制造2025”,提升產業工人整體素質,都需要把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戰略重點。“十三五”期間,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強宏觀調控,有效整合高中階段教育各類資源,優化調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布局,把高中階段教育增量主要用于發展中等職業教育。
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需要分類指導。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十分突出,初中升入高中階段教育的比例最高的省份已達100%,最低的省份僅為60.3%。我國人口眾多,區域之間經濟社會發展差異大,在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進程中,切忌“一刀切”,應該鼓勵支持地方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點,選擇不同的發展路徑。
就中等職業教育而言,也要堅持分類指導。有的地方,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的縣市,中等職業教育基礎還十分薄弱,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這些地方基礎能力建設是首要任務。有的地方,中職教育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深化產教融合、辦出特色、提高質量是主要任務。有的地方,中等職業教育形成了一定辦學特色,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就業競爭力也較強,如1000所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經過內涵建設,已經具備較好基礎,這些學校要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融合“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激發“雙創”活力,培養具有一定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