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即指每年的11月11日,由于日期特殊,所以被稱為光棍節。但是從2009年起,每年的11月11號,以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為代表的大型電子商務網站利用了這一天來進行一些大規模的打折促銷活動,以提高銷售額度,成為中國互聯網最大規模的商業活動,光棍節的重要性因為聯系到購物節而更受人們關注。
龐大的大學生群體合并單身汪們似乎無形之中成為了網上購物狂歡節的狂熱推手。往年的雙十一,我們周圍一定有這樣一些人:眼睛發紅,緊盯手機,等待著11月11日零點的到來。很多大學生特意預支了生活費去迎接這一天,買了很多東西,甚至不乏一些根本用不到的東西,血拼購物的結果是生活費出現了赤字。但是在買家的潛意識里,似乎每年的雙十一不血拼,就虛度了這一天。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雙十一全天交易額571億元,這是多么觸目驚心的數字,不由得讓我們反思。
狂熱購物首要沖擊的就是快遞行業。每年到了這一天,每一個快遞小哥都繃緊了神經去迎接一座又一座大山般的快件。這當然也對不網購的人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商家層出不窮的花樣和網民們的紅眼血拼讓物流業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高潮,導致普通信件快遞不能及時送達。如此高的工作量讓快遞小哥們叫苦不迭,本就少的可憐的休息時間一減再減,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誠然,折扣和優惠券對人很有吸引力。要知道,很多東西放在平時,我們可能會因為它的價格望而生卻,在這樣的情況下,誘人的折扣讓人如何不心動?但其實七成以上的人買了東西會立刻后悔,后悔一時沖動,害怕自己吃虧上當。他們其實心知肚明,雙十一只是商家的噱頭,雙十一網購價格并沒有實際性的下降,很多商家都是利用雙十一先漲價再打折,部分商品價格反而有所增加。
今年京東一紙訴狀以壟斷銷售途徑而擾亂電商秩序為由將阿里巴巴告上法庭,為人們茶余飯后添加了不少談資。但是說笑之后,我們也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如此的狂歡購物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忍不住上淘寶的剁手黨心靈是多么的空虛,需要用無止盡的購物來填補。
我們要做理性的人,在多年的的知識教育下我們不能只學會計算便宜了多少錢,而應該讓我們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讓我們往年發紅的眼睛今年也休息休息。提倡理性購物,而非一時沖動做下讓自己后悔的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