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進大學后就一勞永逸了?非也!近日記者從佛山本地一高校獲悉,該校招生辦在微信公眾號上公示了一份處罰名單,14名學生因為在校期間掛科太多,被予以退學,另外有59名學生予以留級處理警告。校方老師表示,這14名大學生確實已被退學,而公示此份名單目的是希望給其他學生警示。對此,教育專家認為,由于目前高校是統一按計劃招生,大學是否有權力讓學生退學一直存在爭議,盡快建立起大學生退學的管理機制,大學堅持培養標準,建立淘汰機制方能 名正言順。
網曝:14名大學生因掛科等原因被退學
不好好學習原來真會被退學。佛山本地一高校學生趙同學稱,該校招生辦微信公眾號前日晚間推送的一條消息中,公示了14名因為掛科太多,而被學校予以退學處理的名單。學校學生稱,這給不少今年剛進大學的新生敲響了警鐘。
原來以為上了大學就解放了,再怎么樣掛科最多就補考,沒想到學校的處理這么嚴厲。該校大一新生稱,雖然現在才是學期中,還有7、8周才期末考試,但這一消息公布后,班上不少同學都緊張起來。
記者近日通過該校招生辦微信公眾號見到,其推送的如果不好好學習真的會被留級或退學的內容中,確實公示了一份退學名單,里面一共有14名被退學學生的班級、學號和姓名具體信息。14名學生中,大四學生一共有6人,大三學生4人,大二的學生也有4人。被退學學生所學專業中,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 業的學生最多,三個年級均有學生掛科,一共有4名學生被退學,而機械設計和工業設計也均有學生被退學。
這些專業多名學生被退學,可能和他們所學專業知識比較專業有關,如果不打好基礎,下面的會越來越難學。該校大三學生鄧同學稱,一般來說,只要學生認真復習并不會掛科。當然個別嚴格要求的老師掛科率會較高,但被退學的應該是有多門學科不合格,這種情況主要就是學生個人原因。該學生稱。
校方:公開信息是希望警醒其他學生
名單中的學生是否真的被退學?昨日記者通過電話咨詢該校招生辦,負責學籍管理的黎老師稱,名單中的學生確實已經被予以退學處理。我們是嚴格按照學校的學籍管理規定來執行,學生在入學的時候就已經知道相關規定。該老師稱,該校2012級的學生執行的是2008年出臺的管理規定,學生當學年不及 格課程學分達該學年應修學分2/3時,或連續兩學年(或以上)累計不及格課程學分達應修學分1/2時,或連續兩年達到留級,學校將給予退學處理。
而2012級之后的學生,則按照2013年修訂后的學籍管理規定執行,經開學初補考后,不及格課程(校級公選課程和專業任選課程除外)門數累計達到8門,或連續兩年達到留級,學校將給予退學處理。校方老師稱,按照上述規定,據統計,該校今年共有14名學生擬予退學和59名學生擬予留級。
其實過去一直都有學生因為掛科太多而被退學,之前是在網站上公布,只是今年學校想引起更多學生的警醒,所以在微信上公開,目的還是想引起學生的重視,因為這兩年達到退學留級處理條件的學生比往年要多了一些。校方老師表示,14名學生已經被退學,沒有機會進行補救,但59名留級的學生如果通過 自身的努力,還是可以順利畢業。
熱議:辭退掛科學生是否過于嚴苛?
記者從國內多所高校了解到,如果學生掛科太多將被退學在國內多所學校都有明文規定,高校對學生都有學分要求,學生只有修到相應數目才能拿到學位 證并順利畢業。而在執行情況上各校嚴格程度不一,有的學校會給學生重修機會,有的學校會對學生予以勸退。嚴格執行的學校則會對掛科學生直接予以退學處理。 今年新學年剛開始,華中農業大學就透露,僅2014~2015年度第二學期,該校就有20名本科生因學習成績太差被學校予以退學處理。
多名學生告訴記者,該校的掛科率其實并不算高。上月,《全國掛科率最高的185所學校》中,該校并未上榜,而從被退學的學生人數來看,該校退學率不足千分之二。
對于高校的這一規定,大多數家長表示理解。如果沒有處理的規定,學生對學習就不會重視,大學四年處于放羊狀態,掛科也無所謂,只會白白浪費四年時間。家長郭先生稱,此舉有利于糾正大學生考進高校后混文憑的錯覺。
不過,也有家長擔心,掛科情況和退學掛鉤是否會過于嚴苛。家長建議,高校也應建立退學預警機制,對有可能因掛科被退學的學生提前予以警告和幫扶。
爭議:高校是否有權清退學生?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高校因掛科清退學生其實存在爭議。由于大學招生實行按計劃集中錄取,大學是否有權力讓學生退學存在爭議。21世紀教育 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指出,按照學校的校規,學校有權要求學業達不到要求的學生退學,但由于國內大學沒有自主招生權,學生被錄取到這所大學,是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國家統一考試投檔的結果,因此,只有教育部門才能開除學生。進而,大學讓學生退學,就存在越權改變帶有行政許可性質錄取結果的嫌疑。雖然學校可以 辯解為受教育部門委托代為行使職責,但畢竟不合法理,因此此前有過學生被退學后起訴學校的案件,判罰結果不一,存在較大爭議。
另外,學校將學生退學的決定在微信公眾號上公布的方法也欠妥。熊丙奇稱,畢竟微信屬于社交網絡,將學生姓名、學號和專業信息公之于眾,也涉嫌侵犯了學生的個人隱私。如果想對其他學生起到警醒作用,其實也不必把學生全名公布出來。
建議:可考慮建大學生退學機制
熊丙奇稱,在實施嚴格管理基礎上,可考慮建立大學生退學的辦學機制。
在一些國家的大學,退學很常見,但學生可以申請其他高校就讀,影響并不大,但在國內大學,如果學生遭遇退學,就只能去一些非全日制本科學校,或者成人學校就讀,想回到全日制本科校園,必須重新參加高考(精品課)、填報志愿。熊丙奇稱,退學機制若建立起來后,允許高校間學分互認,學生已修合格課程不必從頭起步,而有機會以轉學的方式重新改過自新,相信家長和學生更容易接受。
要建立起退學的機制,意味著高考和現行學生學籍管理制度的這種計劃入學的辦法的改變,通過招生改革,給予高校自主招生辦學的權利,只有這樣,高校清退不合格的學生,實施寬進嚴出的管理才能夠名正言順。熊丙奇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