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總理發話了,政府服務如何滿足國人消費升級
2015年11月11日,天貓零點購物節開場后,僅過18秒,交易額突破1億元;12分鐘突破100億元7小時45分,交易額突破417億元;17小時28分,交易額突破719億元,超過了去年全國平均單日零售額。
雙十一阿里天貓一天銷售912.17億元,京東下單量超過3200萬單,蘇寧易購訂單量達358%的高增長
2009年前,11月11日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而到2012年,它卻成了一個標志性節點,一個銷售傳奇,一個網絡賣家、平臺供應商、物流企業的必爭之地。這個從1111所謂光棍節衍生出來的節日是民間自封的,但它恐怕是中國近年來最成功的節日。環球時報評論稱它把中國最草根、也最土豪的事物糾集在一起,創造出最高大上的互聯網商業奇跡,在世界范圍內振聾發聵。
中國有13億人口,中等收入者已有3億人,這是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巨大消費力量。李克強總理如是說。
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視。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1.0%,增速比上月提高0.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0%,增速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1-10月份,名義增長10.6%,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實際增長10.6%,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
在世界經濟整體格局持續低迷的今日,中國在消費領域所噴發的強大潛力為世界各國所歆羨,中國人在雙十一海嘯般的購物熱情被世界各國矚目。中國不缺消費潛力:三億中等收入人口,相當于半個歐洲;中國人也不缺消費動力:由民間節日所衍生出的購物狂歡節已然證明。中國目前缺少的是面對虎視眈眈的各國企業的競爭,本土企業如何提高自己的品牌優勢、產品質量,將這種消費紅利以市場化的方式留在本土;面對國人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中國政府應該如何轉變自己的思路、提高服務意識,創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保護新興消費萌芽,讓拉動經濟增長的消費馬車動力更強勁,進而反哺國民經濟,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
很顯然,對此,中國政府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11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上李克強總理對與會各部門負責人提了如下四點要求:要出臺政策鼓勵國內企業積極適應消費者需求;要順應民眾對消費品需求的新變化,擴大內需;要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自由,不能關閉國門,更不能限制大家出國買東西;要以民眾消費需求升級,促進國內消費品產業升級。
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也在近期表示,為貫徹中央領導同志的有關指示精神,發改委研究起草了《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兩文件將于近日公布。他認為,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積極發揮新消費的引領作用,是推動經濟提質、經濟增長動力轉換的重要抓手,有助于實現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同時也是改善民生、擴大就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同時也處于完成本年度國民經濟全年目標的關鍵時期,因而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新消費、培育新供給、新動力,既關系當前,也影響長遠。
高層號角已然吹起,百姓兜里也不缺銀子,然而當前中國消費品市場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從低端消費品層面分析,從前依靠人口紅利中國制造的生活類小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已然不再具備價格優勢,國人通過旅游、或者海淘等低成本消費方式,將目光更多投向世界市場,因而出現國人出國旅游海外搶購馬桶蓋之奇觀,價格優勢不再,產品質量和信譽即成為中國制造突圍的關鍵,本土企業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還應該像愛護生命一樣,保護自己的品牌信譽、產品口碑,同時政府質量監管部門應負起責任,設計合理制度,為百姓把好最后一道質量關口,以免個別企業因利損害中國制造的全民口碑。
從中高端消費品層面分析,中高端購買力持續外流折射我國零售業和制造業發展狀況無法滿足消費升級要求。國務院相關部門已經從降低進口商品關稅、消費稅,增設和恢復口岸進境免稅店,合理擴大免稅品種,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等多方面做出部署,以期引導中國跨境消費回流。政府磨刀霍霍,百姓買不買賬還得看中國品牌、中國產品自身競爭力,中國經濟面臨轉型升級,面對已然不再的人口紅利,環境壓力,中國政府、中國企業如何在此重重困境下,華麗轉身,作為中國人,筆者萬分期待,期待若干年后,國人出國旅游的目的僅僅是欣賞異國之景,而非搶購區區一馬桶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