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苔露冷,花徑風寒。北方十一月的清晨,絲絲的涼意透骨,而此時喜多客餐廳的門口,早已一派忙碌的景象,餐廳工作人員們忙著搬水,洗菜,打掃場地......因為不久以后,這里即將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廚藝大賽。
孔子有云: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民以食為天的俗語流傳了幾千年,吃似乎是中國人不變的追求。本次廚藝大賽共由28名參賽選手組成,分兩組,評委團和觀眾將會對他們的菜品進行現場打分評定,從中選出最佳創意獎。而來自五湖四海的他們,不僅帶來了精美的菜肴,也分享了各式各樣的感動......
《舌尖上的中國》中有這樣一句話:對于專業的廚師來說,廚房的秘密是他們一生的財富。對于普通人來說,廚房的秘密則更多的和他們的青春,情感,記憶聯系在一起。圖片上笑容燦爛的女孩叫閆萍,而她所帶來的菜肴,有著一個極富詩意的名字陰陰綠樹轉黃鸝。這道菜的發明者是閆萍的父母,小兩口剛在一起時都不懂做飯,一次偶然的嘗試,芹菜末與牛肉末的巧妙融合,成就了這道菜。如今,閆爸閆媽已經可以隨時隨地為女兒變出一大桌的美味佳肴,陰陰綠樹轉黃鸝也早已不復最初簡單的模樣。然而,每當逢年過節,閆家的飯桌上總少不了它,不為別的,或許只是為了紀念這些年一路走來的艱辛與溫情。
蛋炒飯或許是諸多菜肴中最普通的一道了。作者張杰說,自己小時候放學回家,饑腸轆轆的他總能吃到姑姑做的一碗噴噴香的蛋炒飯,久而久之,蛋炒飯便成了他心目中家的味道。
童年的記憶,竟可以成為一個人一生的羈絆,這就是中國人吧,無論步履多么匆忙,無論去向何方,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在舌尖上提醒著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這種味道,叫做家。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比賽接近了尾聲,大眾評委席傳來了輕微躁動聲。周榆棋的鼻尖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雙手顫抖著雕刻完最后一朵花,本次大賽的壓軸菜醬軍排骨也大功告成。醬軍通將軍,是兩廣地區的一道特色菜。周說,這是從前當地部落首領愛吃的一道菜,盤前用番茄做出的兔子象征著首領的領導地位,盤身裝飾著鳳凰,牡丹,寓意著吉祥。時間太倉促了,不然我還可以再雕兩只鳳凰!周榆棋笑了笑,拂去了臉上的汗滴。
本次的廚藝大賽經過專業評委,校會評委和大眾評委的投票選出了獲獎者,選手們抱著獎品笑的燦爛,這也是對他們的廚藝和一上午辛勤勞作的肯定。
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我們追求廚藝,本身就源于對生活的熱愛。于酸甜苦辣中嘗盡人生百味,于鍋碗瓢盆中奏響和諧樂章。廚房的記憶,承載著太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動,而我們對于一道菜喜愛的背后,又隱藏著多少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呢?廚藝大賽告一段落,但那些或新或舊的故事仍在那里,供我們追憶,讓我們思考,給我們以希望和勇氣,去追求,去享受,去擁抱生活和更好的明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