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為澳洲實習生維權的組織“澳洲實習生協會”(Interns Australia)發布報告稱,近9成的年輕澳洲大學生在實習時得不到報酬,或者薪水低于最低工資標準。
報告里稱,長達一個半月的實習期內,以最低的工資標準計算,一個實習生應該得到5913元的薪酬,可是實際上有九成的實習生拿不到相應的薪酬。
根據勞動法規定的,澳洲雇主故意克扣實習生工資屬于違法行為。但存在一種情況,就是在校學生為了換取學校的學分而實習。于是協會就進行了深入調查,給出了驚人的報告結果。其中受訪者503個,竟有60%的實習生表示,他們為老板無償打工最后卻連學分都沒拿到。而且,據統計,只有 1/5的留學生能在實習期后留下來工作。這對澳洲留學生來說無疑又是一個巨大的坎,又要拿學分又要兼顧工資還要擔心自己能不能被錄用留下。
墨爾本大學的畢業生柏蘭德,接受協會的調查,稱自己在一家政治團體實習4個月,卻沒有得到一分錢的報酬。她很苦惱,她的績效與正式員工一樣優異。可是沒有工資,沒有補貼,每周往返的50元的交通,全是自掏腰包。然而實習結束,公司沒有錄用她,也沒有得到相應的學分。她覺得自己完全受騙了,等她回過頭來看,她意識到,無薪水的實習工作一點也不公平。公司利用自己付出的汗水來獲利,卻沒有給自己理應的報酬,是不公平的。
類似的事情之前就有曝光,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在澳洲的7-eleven便利店就被曝出存在克扣員工稅前工資的行為,大有成為遍布全澳的“吸血商店”之勢。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