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佰全2011年考入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進入碩士階段學習,2012年在曹鏞院士和彭俊彪教授團隊下開始攻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博士學位。已以第一作者發表25篇論文(SCI 16篇),發明專利3項。其中2014年SCI一二區7篇,三區3篇,EI1篇,專利1項。
心中有夢,就不怕路途艱險。出生在農村的劉佰全,從小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特性,凡事自立自強,對自己要求極為嚴格。而經歷了高考第一次落榜的失意,劉佰全沒有氣餒,相反,他變得更加勤奮,以近乎瘋狂的狀態投入學習,最終取得累累碩果。碩士時食物中毒的鬼門關經歷,使他更懂得生命的真諦,更加體會到社會、學校、家人、老師、同學的關愛,這更增強了他立志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的理想。
2012年9月,劉佰全跟隨自己的興趣,跨學院轉至材料學院讀博。他未雨綢繆,在研究的開始階段就涉獵大量國內外專業文獻;他腳踏實地,相對于本科和碩士階段就在材料學院學習的同學來說,他的起步要更晚一些,可是通過勤奮努力,如今已然將同齡人遠遠超越;他含辛茹苦,同時肩負起工作和科研的雙重壓力,但他不曾說過一個難字。
為了趕上學習的進度,他幾乎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科研和學習當中。任務繁忙時候,他通宵達旦地工作與研發。甚至曾連續6個月每天都在實驗室里面埋頭苦干,每天只有吃飯時間才舍得從實驗室出來;即使在生病期間,也不曾休息,堅持進行實驗,以保證實驗進度;為了盡快的完成實驗任務以及更好的推進實驗進展,經常錯過最后一班回宿舍的公交汽車,不得不晚上10點多以后再跑5公里以上的路程回宿舍,而第二天早上七點鐘又得重新整裝待發。懷著對科學的夢想,劉佰全從未在任何困難面前低過頭。正是這種堅持讓他熬過了無數個艱難困苦的歲月,在度過了黎明前的黑暗以后,終于迎來了自己井噴式的科研成果。
厚積薄發,走在學術前沿。始終相信天道酬勤的劉佰全,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首次用70lm/W的柔性白光OLED,得到第三方結構認證(該成果以第一作者已發表)。這些成果有效的打破了顯示、照明技術被歐、美、日、韓等國家的壟斷局面,克服了相關的技術壁壘,保障了我國未來顯示和照明技術自主核心技術,引起了業內同行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
同時,劉佰全還曾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2014)、華南理工大學優秀博士創新基金一等獎(2014)、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14)、優秀共青團員(2014)、獲得華南理工大學優秀博士創新基金三等獎、優秀研究生干部獎、支教嘉獎等榮譽。并且,2014年至今在廣州新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實習,擔任首席OLED研發工程師、光取出項目負責人和開發量子點發光技術。此外,從2014年至今參加第十四屆挑戰杯大學生競賽。
從曾經的高考落榜生到如今的科研排頭兵,這一路上,劉佰全灑滿了汗水,更收獲了輝煌。人生的道路很長很遠,不管選擇了什么,劉佰全認為只要認真的堅持下去,保持一顆向上拼搏的心以及不斷努力的行動,必將天道酬勤,不斷升華人生的價值。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