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主辦、廣州中醫藥大學承辦的第十三次全國高校博物館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召開,共有來自全國23個省份,98家高校博物館、檔案館、研究所180余位代表參會。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黨總支書記兼副館長張凱帶隊參加研討會并作主題發言。會議期間,錢學森圖書館入選成為中國博物館協會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會員單位。
廣東省文物局局長龍家有、中國博物館協會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宋向光,中國博物館協會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韓國軍及專委會各副主任委員出席研討會開幕式。龍家有在講話中指出,相較其他博物館,高校博物館具有研究、教育、人才等先天優勢。在未來如何克服地位不顯、設施不足、社會公眾教育力度不夠等困難,發揮高校博物館對社會大眾開展終身教育的重要作用,是高校博物館當前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
本次研討會的主題為高校博物館致力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內容涉及高校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文化教育、社會服務、藏品陳列以及相關技術和產品的應用等。在研討會上,宋向光從發展現狀、制定背景、立法原則、突出亮點等角度重點解讀了《博物館條例》。張凱以當前高校博物館面臨的挑戰與應對之策為題,從博物館日益重視開放和教育、博物館公益性定位和市場化運營的深度融合以及數字化和互聯網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等方面,總結了當前高校博物館自身發展面臨的挑戰,并結合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自身實踐,提出了主動探索高校博物館評估機制,主動參與學校中心工作,發揮優勢、整合資源,統籌規劃和政策支持等若干應對之策。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孫曉生在會上以廣東中醫藥博物館教育實踐為例詳細闡述了高校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副館長倪婉分享了湖北省博協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工作紀實。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傳媒博物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南昌大學博物館、東北師范大學暨吉林省自然博物館等單位的與會代表分別就高校博物館教育功能、移動互聯時代的高校博物館、高校博物館文物收藏與保護等主題上臺作交流發言。
研討會期間,大會召開了中國博物館協會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常委會議,進行常委會及主任委員改選,并選舉產生第六屆新任常委。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在會議上正式入選成為中國博物館協會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會員單位。
在研討會閉幕式上,大會公布了高校博物館專委會第六屆新任常委單位,包括北京大學塞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物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廣東中醫藥博物館、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第五屆高校博物館專委會主任委員宋向光教授代表第五屆常委作工作總結報告。專委會新任主任委員、北大塞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館長杭侃教授代表新一任常委致閉幕詞,他指出,作為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廣大高校博物館在未來都能夠依托大學學術優勢,抓住高校學生群體,突出特色,穩步發展,立足高校,服務社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