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社部多次證實延遲退休政策將推行之后,記者了解到,在政府機構的調研中,部分國企出現了退休后收入高于退休前收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提前退休”。
因此,相關專家認為,這將阻礙延遲退休展開的“氛圍”,因此,應開展與延遲退休相應的制度改革。
調研:地方政府鼓勵提前退休
為保證中國充分的勞動力供給,政府實施或計劃實施包括放開二孩和延遲退休等一系列政策。不久前,人社部發言人李忠再次確定了適時出臺延遲退休政策的規劃。他介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這是立足我國國情,深入分析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借鑒國際經驗,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的重大舉措。
李忠表示,總的考慮是,根據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勞動力狀況,把握調整的節點和節奏,“小步慢走,漸進到位”,即每年只會延長幾個月的退休年齡,同時提前向社會預告,給公眾以心理預期。
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按照時間規劃,至少在2017年才會有政策出臺。
就在延遲退休政策出臺的前夜,發改委等部門的調研結果卻并不理想。
發改委就業和收入分配改革司人士透露,“我們去調研,有的地方特別是地市一級的人,出現了退休年齡54歲的現象。”
“因為很多人感覺到退休以后收入更有保障,按照國家政策,退休收入每年增長10%左右,而政策對在職的人激勵不足,所以肯定不愿意工作。”
“我們收入的增長趕不上現在養老金的增長,這對在職人員也是一個刺激。”
“這是地方政府的政策,不是國家政策,肯定也不符合國家的規定。”參與延遲退休相關問題討論的人社部人士評價。
而就在北京的郊區,兩年前還發布了鼓勵提前離崗的政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