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選會吸引不少畢業生前來求職
隨著大學畢業生求職進入旺季,我市為2014屆普通高校畢業生舉行的首場專場雙選會,昨天在陳家坪展覽中心舉行。190余家國有大中型企業入場,為大學生們提供了近萬個工作崗位,5000多名應屆畢業生免費入場尋找工作。
機械建筑專業需求量大
昨天的雙選會有包括我市能源集團、商社集團、機電集團等在內的百余家大中型企業前來攬才,其中國有企業占到68%,涉及機械、建筑、金融、IT等20多個行業,提供崗位近萬個。
據市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統計,在昨天雙選會提供的這些崗位中,對學歷的要求分布適中,10%的單位要求研究生,48%要求本科,42%要求專科(高職)。從數據比例上看,專科(高職)學生的就業比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要容易一些。
在崗位需求比例方面,當天需求量最大的專業主要集中在機械、建筑、電氣、經濟、管理類,由于部分國企結構調整,行政類人員的招錄被壓縮,招收的基本上都是工程技術人員,工科學生就業前景明顯較好。
海上乘務員月入上萬元
昨天的雙選會上,有三家以上的輪船航運公司招收海乘人員,月薪最高2萬多元,吸引了不少大學生的目光。
重慶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輪船航運公司都是為豪華游輪招聘海上乘務員,對學歷要求不高,大專即可,專業也沒有特殊要求,只要求英語要達一定水平,能流利地進行外語交流。
輪船航運公司的收入待遇都比較誘人。重慶本地一個輪船公司開出的待遇是:西餐廳服務員的保底工資300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8萬元,咖啡廳員工1500~200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9000~12000元。天津一家超五星游輪公司招聘負責人說:“我們是一年內連續工作8個月,然后休息4個月。保底月工資400~2200美元,這還不含小費,船上都是有錢人,肯定給的小費多,像我們推出的環球83天游,僅船票就是12萬元,還不包含他們在船上的消費。”
但重慶晚報記者注意到,圍著看熱鬧的學生不少,真正遞簡歷的不多。西南大學一位姓鄭的女生就對重慶晚報記者說,海乘行業吃的是青春飯,掙的是辛苦錢,自己還是要找一份有長遠發展潛力的工作。
外語小語種就業也變難
前些年,外語小語種人才走俏,畢業生不愁找不到工作,現在也出現結構性就業難題。昨天,重慶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重慶對外經貿集團招聘3名越南語畢業生,全天沒有一人前來遞交簡歷;想招3名阿拉伯語男生,結果來了十幾個女生。
該集團招聘負責人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因為要去海外工作,他們不只是要找外語好的學生,最好還得有一門專業,工程類、財務類或國際貿易類的比較好,但來的基本上都是我市某外國語大學的學生,沒有一個學生有相關專業學習經歷,“單純會外語,是沒有辦法進行工作的。”
同樣,重慶軌道集團要招一名日語和德語翻譯,雖然收到求職簡歷一大摞,但招聘負責人仍然說沒有找到合適的人。
他說:“我們需要的翻譯不是普通的語言翻譯,而是技術翻譯,要能與日方和德方的技術專家進行對話,收到的這幾十份簡歷中,幾乎沒有學生有相關技術專業背景。只有一名男生在校期間去過德國做交流,準備通知他來面試一下。”
這位負責人建議學外語的大學生們,語言只是一個普通工具,在學好外語的同時,最好再選修或涉獵一些專業學科,這樣才會好找工作。(重慶晚報記者 湯寒鋒 陳林 攝影報道)
新聞分析
90后求職更加注重個性發展
準備了近萬崗位,結果只來了5000多名學生,對此,市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文厚潤表示并不意外。他說:“90后大學生求職渠道越來越多,找工作更加理智。”
文主任說,我市從即日起將陸續舉辦大大小小5000場雙選會,給學生提供的選擇機會相當多。同時,現在的大學生們像習慣了在網上購物一樣,更喜歡在網上去找工作。
文主任分析,90后大學生求職心態也比較淡定,原因之一是大部分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普遍還行,家里不會因為找不到工作而揭不開鍋,甚至不少家庭還能繼續供養著孩子,由此造成大學畢業生們的就業迫切感并不那么強烈。
其次,90后大學生更加注重個性發展和自我滿足,強調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對不喜歡的工作不會輕易委曲求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