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實施中小學營養促進工程
自22件民生實事公布以來,各區縣政府和教育系統都在緊鑼密鼓地狠抓落實。
大足區對203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含105所村小小伙房)進行達標改造,有力地保障學生營養促進工程的順利開展;酉陽縣目前已經實現營養改善計劃全覆蓋,10萬名中小學生吃上放心營養餐……
由于各級領導重視,加上強有力的推進舉措,這些關乎百姓福祉的民生實事使更多偏遠地區的家長和孩子受益。
加快寄宿制學校建設
讓孩子在學校住得下、住得好
對于合川區雙槐鎮渭溪中學的初二學生王偉來說,能夠住進配套完備、設施完善的新擴建后的學生公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原來因為學校住宿有限,每天往返于家校兩頭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自從去年學校宿舍樓改擴建后,王偉和許多同學都搬進了新宿舍樓,生活學習兩不誤。
這只是合川區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的一個縮影。據介紹,合川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重視下,不僅建立了105所寄宿制學校,惠及學生3.58萬人,還積極完善配套設施,實現了每個鎮街“最漂亮的房子在學校,最堅固的房子是教室,最美的地方是校園”的建設目標。
“解決學生和教師住的問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因為這是穩定農村教育的兩件大事。讓學生和教師住得下、住得好,對于農村學校加快發展,推動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意義重大。”市教委主任周旭說。
讓農村孩子上好學成為我市不少區縣教育者的頭等大事。開縣高度重視全縣寄宿制學校改擴建工程,近幾年共改擴建寄宿制學校88所,尤其是今年以來,共改建、擴建寄宿制學校15所。另有8所農村學校的宿舍改擴建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完善中。
據了解,預計到2015年,我市農村小學寄宿率控制在30%,初中學生寄宿率達到60%以上。
落實營養改善計劃
讓學生“吃飽”又“吃好”
“現在每天都能在學校吃午餐,三菜一湯,營養豐富,也不用再辛苦奶奶每天送午飯了!”酉陽民族小學學生食堂里,三年級(6)班學生陳煒圣一邊吃著香噴噴的午飯一邊說。
為了實施好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各區縣都千方百計創造條件,確保學生吃飽吃好。酉陽不僅按照“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的要求和“一葷兩素一湯”的基本標準,制定“營養午餐”食譜,縣政府還成立了專門的工作領導小組和監督檢查領導小組。
秀山在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全覆蓋基礎上,全部采用由學校食堂增加午餐菜肴的方式。目前建立了營養改善計劃資金專戶,并且實行了食堂大宗物品集中采購,從源頭和過程上做好食品安全監管,為學生提供了“等值優質”食品。
給偏遠地區的小學生、初中生補充營養,要讓學生吃飽吃好,離不開資金的投入和保障。
大足區通過社會捐助、社會融資、中央專項資金補助等方式,累計投入資金3600多萬元,對203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含105所村小小伙房)進行達標改造,食堂建設標準及管理經驗在全市推廣。墊江縣2013年完成投資1095萬元,新建學生食堂15個,面積9459平方米。目前墊江縣被教育部、全國婦聯等共同授予“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示范縣”稱號。
不少區縣還創造性地開展“提質擴面”行動。例如黔江區財政自籌資金對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進行課間加餐,惠及全區147所義務教育階段的74504名中小學生,贏得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落實教育民生,各個區縣還在持續行動中,我們將繼續關注,挖掘這一份份數據和強有力的舉措背后,各個區縣的教育民生力度和溫度。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