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25 日上午,我校繼續教育學院學工辦的周靈敏老師沒有像往常一樣坐在辦公桌前,而是要帶著一份來自社會各界的滿滿的“愛心”——60余萬善款,動身前往南京看望她得了重病的學生馬玉婧。
馬玉婧的不幸發生在4 個月前。8 月6 日,這個面容秀麗、樂觀開朗的姑娘在她20 歲的生日宴會上突然暈倒,心跳呼吸驟停,雖經醫院全力搶救,仍幾乎變成“植物人”。經過3 個多月的全力救治,奇跡發生了。被醫生判了“死刑”的她不僅醒了過來,開始有了基本意識,萎縮的四肢也在不斷康復中。她的家人驚喜地看到了希望,卻又被沉重的康復治療費用打倒。現在有了這60 余萬的救命錢,馬玉婧就能抓住康復治療的黃金時間,與那個叫“缺血缺氧性腦病”的可怕病魔賽跑!
這份不幸中的大幸,源于一條愛心微信的力量。11 月19 日,浙江傳媒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愛心傳遞:別讓這個20 歲的生命凋零》的報道,向全校師生發起了捐款倡議。這篇微信寫道,馬玉婧曾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從小飽受磨難,但卻一直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她曾對班主任周靈敏說:“老師,總有一天,我會成為你的驕傲!”然而,她卻再次遭遇不幸。希望全校師生能伸出友愛之手,拯救她年輕的生命。
馬上,此文在浙傳師生的朋友圈里轉開了,當晚閱讀量就達到28000 多次。“快來幫助這個小學妹!”“加油,祈福!”“希望能幫助到你,祝早日康復!”這些都是微信評論里說的最多的話。倡議書里留的捐款賬戶是馬玉婧的班主任周靈敏和班長楊小玉的支付寶,一晚上,她們的賬戶收到轉賬的提醒幾乎沒有停止過,少則幾元,多則幾千元,愛心正像涓涓細流一樣匯成大海。
第二天,這條愛心微信的影響力還在擴大,閱讀量增到了90000 多次,并且引起了社會媒體的熱切關注。浙江在線、杭州網、鳳凰網、騰訊網、《都市快報》等媒體紛紛轉引這條微信的內容。這些社會媒體的報道迅速把馬玉婧的遭遇推上了社會新聞的熱搜榜,觸動了廣大社會愛心人士的心靈,各方善款源源不斷地打入捐款賬號。
周靈敏和楊小玉都沒有想到,她們的支付寶里會打進來這么多錢!周靈敏說:“截至20 號傍晚17 點,我們倆的捐款賬戶加起來已有善款36萬多元,而且數目還在不斷增長中。還有些認識的朋友直接把錢打到了我的微信錢包里。”
11 月24 日,到了倡議書中寫明的捐款截止日期,周靈敏和她的同事們熬夜清點了支付寶和微信錢包中收到的所有善款,560137.17 元!有5900 多人通過網絡參與了捐款!他們打印了所有愛心人士的名單,足足有120 多頁。加上校內現場募集到的現金,善款總數超過了60 萬元。校黨委書記彭少健也特地前往捐款,并錄下祝福視頻,鼓勵馬玉婧早日戰勝病魔。
這個數字大大超越了校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袁蕾的預期,她說:“新媒體的力量很強大,我們之所以制作這條愛心微信,就是希望能借助學校官微的影響力幫助我們的學生渡過難關。”
帶著這份沉甸甸的愛與善心的結晶,浙江傳媒學院官微記者陪同繼續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施益華和班主任周靈敏一起來到了南京,親眼見證了這份愛的傳達,并再次采寫了一篇報道,將馬玉婧家人的感謝之情通過官方微信的發布轉達給了所有關心過此事的人。
馬玉婧媽媽數度哽咽,她說:“從來沒有想到能收獲這么多愛心人士的捐款!現在有很多好心人打電話來鼓勵我,還有一些社會基金來聯系我幫我籌款,所有這些讓我相信世上有奇跡,而這一切都要感謝學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