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在尋找誠園二樓的記憶中,我邁進了西財校園,走進了通識教育學院大家庭。作為一名新生輔導員,每年都要送走一批剛剛成長起來的學生,經歷一次不舍的離別;也會一年一個周期在緊張忙碌中迎來一批嶄新的青春面孔,迎接不一樣的福氣。8年8次迎新8次交接,11個專業,2032張笑臉構筑了我獨特而意義非凡的職業生涯歷程。在守候與陪伴中,我們共同成長,感謝我的學生們!
最長情的呵護我在大一等你來如高考后等待錄取通知書的考生,我每年暑假都會滿懷期待、憧憬。剛交接完一級學生即投入到新一級學生的工作中,建立新生QQ,布置假期作業,觀察著新生的所思所想,隨時解答新生的疑惑,擔負著新生對學校對未來四年的預知從與通識輔導員相識始的責任感,八月永遠沒有暑假。三天的現場迎新,讓我親眼看到他們,喊出他們的名字,一周的集中入學教育,團體破冰、紀律學習、選課指導、安全教育、班級建設、開學典禮;校史館、寢室里、運動場、還有EFG大教室,我們天天守候在一起。女兒幼兒園的班主任說:我就知道,那么支持我們工作的你,每年九、十月,在幼兒園卻是看不到你的身影的。懂事的女兒伸出雙手,掰著手指說:媽媽,我不要你來接我,可我已經有這么多天沒看到你了呀。心酸如我,呵護這么多的孩兒又何嘗不是一種呵護呢。最長情的陪伴內外兼修杏兒姐外練親情陪伴。一個多月的相處后,他們親切地叫我我們的杏兒姐,那種自豪由內而外散發,每每聽見,如暖流入心,溫暖如春。剛入職時向職業輔導人咨詢工作困惑,一句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娃讓我振聾發聵,永記于心。
進西財工作以來,每年中秋都是和學生們在一起度過。我們一起在五谷堂包餃子、自主場地玩桌游、農家樂里展廚藝,在才藝展示與在觥籌交錯中,我希望他們減少對家的思念,增加對新集體的融入,更好更快地適應大學生活。想起陪伴,瞬間浮出腦海的就是他們一張張如花般的笑臉,當然也有特殊的身影,如那個端午節在五醫院因患急性腎病住院的女生李、那個國慶在我家變花樣煲粥照顧三天的假小子錢、那個除夕無家可回的瘦瘦弱弱白凈臉的男生盧、那個在華西急診墊付我身上所有錢的高個子男生杜,那個在華西精神衛生中心的壯實的高,那個患傳染病被隔離的王、那個從軍訓場地送至五醫院的男生還有那個420蘆山地震時拋下幼女,拔腿沖出房間,在路人驚詫目光中沖向柳林校區與他們在一起的年輕媽媽。點點滴滴的陪伴,如溪水緩緩平和流過。平緩的溪流下是決不讓任何一個生病學生獨自在醫院度過的樸素決心和把學生當親人般照顧與關愛的內心。
內修科學管理。對于大一的學生們來說,科學的管理,分類指導、專業服務是另一種層次的長情陪伴。我在通識為基,專業為干,全面成才的教育理念下,按照開展調查研究制訂制度規則開展專題指導整合資源保障總結反饋提高五個流程開展新生工作。開學初進行新生調查,寫調研報告,總結研究新生思想、學習、生活需求、性格特點與成長規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們一起制訂班級的第二課堂學分認定手冊、討論班級評獎評優細則、制定班規、寢室公約,開展班級、寢室文化建設。把學生分類,親自開展思想、學習、困生、心理、個人規劃五個專題輔導。組織協調專業導師、學長助理、法務管家共同參與呵護他們的成長。通過例會、班會、交接會、考核評價、往屆學生茶話會總結反饋每年工作得失,于是杏兒姐就成了于導。
最長情的堅守感謝有你們每個節假日被祝福短信填滿,辦公室中間的抽屜被手工賀卡、謝師信、節日問候卡塞滿。摘一段如下:是您,讓一個無知幼稚的新生走向成熟,摔倒了,是您教我站起來;失敗了,是您教會我如何吸取教訓;哭泣時,您在我身邊安慰我這些都是點點滴滴的小事,可就是些小事給我力量,陪我成長,多么讓我快樂,您對學生的關愛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而是一點點積累下來的。我們愛您,杏兒姐!
往事最經不起回憶,感謝有他們的陪伴,讓我長情地堅守在大一,在通識。我祈望,我會一直在這里看到、遇見越來越好的學生們,也遇見更好的自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