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日前宣布,將探索優秀青年人才引進及聘用機制的改革,啟動“百名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面向全球選聘青年拔尖人才。
該校不設置過多的入選門檻,不限職稱,也不搞學科之間的平衡分配,只要是年齡符合要求的青年學者,具備良好的研究基礎和立足前沿的研究規劃,即可申報。
培育頂尖人才的“苗子”
人才是推動高校科學發展的關鍵資源。2010年,中央先后發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繼續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總體要求。隨后,國家各部門陸續出臺一系列重大人才計劃政策。
當前,青年學者和教師正在成為高校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的中堅力量。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黨組于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就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部署。
據統計,南開大學45歲以下青年教師數量是教師總數的60%。“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關乎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更關乎學校的長遠發展和命運。”南開大學校長龔克說。
為貫徹落實中央有關精神,全面實施學校“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2年,南開大學召開人才與師資工作會議,初步擬定了《百名高端人才支持計劃》《百名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教師國際化支持計劃》《人才引進工作暫行辦法》,以及《聘用制人員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文件,并面向全校師生廣泛征求意見。學校表示,要建立具有南開特色的人才建設體系。
經過一年的調研、起草和討論,《南開大學百名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實施細則》正式出臺。該計劃重點扶持具有較大發展潛力、較高自主創新能力,具備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優秀青年人才,加速培養一批具有創造性和開拓性的杰出青年學科帶頭人,形成各領域高層次領軍人才的重要儲備,從根本上推動學科發展。
“要打造一流的師資隊伍,光靠引進是不行的,還要大力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南開大學黨委書記薛進文說,“這個計劃是南開探索師資建設的一項長效機制,培育的是頂尖人才的‘苗子’,也是南開未來的希望。”
待遇堪比最高級別教授
記者了解到,“百名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將以高端人才、重大項目和高水平創新團隊的培育為目標,用3至5年的時間,重點培養和引進100名左右的優秀青年人才。
南開大學此次不僅面向校外招聘,還面向校內全體青年教師進行遴選,不設置職務職稱和申報名額等硬性門檻,鼓勵所有具有發展潛力的青年人前來申報。不論教授、副教授還是講師,只要已經表現出了很好的學術實力和發展潛力,是本學科領域的優秀青年拔尖人才,就可以來申請。而入選者可以拿到該校最高級別的教學科研崗位績效工資,并可獲得20萬~50萬元的科研經費,不論什么職稱的入選者,都允許招收博士研究生。
南開此次提出的選拔原則是“學術高水平,評價高標準,支持高待遇”,要求入選者能夠在培養周期內發表頂尖期刊的學術論文、獲得國家級重點項目資助等。同時學校規定,這類人才的培養周期為4年,4年內無須受制于現有評價體系。
與此同時,學校還將設立基金資助入選者到教育、科技發達或學科專業水平突出的國家和地區的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進行長期的學術研修和交流,對在國際學術刊物發表高水平論文和獲得國際科研項目及學術獎勵的青年教師,學校將在職稱晉升及各種獎勵申請中予以政策傾斜。此外,學校還將設立青年國際化人才獎,重點獎勵在國際化方面取得突出業績的教師。
采取“長周期”的考核方式
對于入選“百名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的青年教師,南開大學將采取“長周期”的考核方式,入選者不參加學校的年度考核,由學校單獨組織中期考核和期末考核。考核根據培養協議約定的崗位工作目標和任務及學校有關規定進行,對于業績突出者,學校將再給予部分獎勵,并視項目執行情況追加資助。
據介紹,這些入選者的考核將由學校單獨組織,面向全校公開。入選者進行述職答辯后,由學院教授會議、學院黨政聯席會議、學校主管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學校考核小組以及校外同行專家分別進行評議,最終由學校高層次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作出考核決定。
當然,即使入選了該計劃也不能高枕無憂。“百名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強調“能進能出”,在考核中不合格者將被降級聘用或退出培養計劃。入選教師因故不能從事科研工作、不能完成培養協議約定的工作目標及任務、調離或者辭職、未經學校批準擅自出國或出國逾期未歸、經考核認定不再具有成為學科帶頭人的發展潛力等,學校將推遲、變更、中止,直至解除培養支持措施,并凍結或收回相應的資助經費。
此外,南開特別強調將堅持師德學風一票否決。一旦入選者被發現任何有悖師德和學術規范的行為,一經查實,學校將立即取消其入選資格、終止執行一切培養支持措施。同時,按照學校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