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5日),本市空氣嚴重污染,市教委官方微博發布通知,要求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一律停止戶外活動,遲到、缺勤學生不做遲到或曠課處理。但有家長疑惑:為什么不干脆停課?
對此,教育界人士表示,根據去年初本市發布的《極端天氣停課安排實施意見》,采取全天停課措施的有兩種情形:一是當日22時前本市發布氣象災害紅色預警,且在22時維持的;二是當日22時至次日6時(含6時)發布過氣象災害紅色預警的。另外,《實施意見》明確6時以后至上課前發布氣象災害紅色預警的,不采取停課措施,但學校要靈活安排教學活動,對延誤到校或未到校的學生不作遲到或缺課處理。還沒有出門的學生可暫緩出門;已在途中的學生不用急于趕路上學,學生和家長要做好自我防護;到校的學生由學校靈活安排教學活動,一般不安排上新課等。上課期間發布氣象災害紅色預警的,學校可繼續上課,并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有家長認為,從保護孩子健康的角度,最好能停課。但也有家長認為,動輒停課的話,涉及到家長需要請假陪伴看護等事宜,停課并非“萬事大吉”。
業內人士提醒,學生與家長要養成通過各種媒體關注預警的習慣。遇到極端天氣時,主要把握兩個時間節點:一是當日22時,如果這時仍掛有氣象災害紅色預警,次日就全天停課,反之則次日正常上課;二是早晨出門前,如果前晚22時至當日6時間發布過氣象災害紅色預警,不管是否已經解除,當天都全天停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