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也可以和中科院的專家們一起參與研究了!經過層層選拔,近日,南師附中21名高一、高二學生進入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的“天地生”課程,不但每個周末到中科院參與課題研究,還有專家對他們進行一對一指導、教學。本周末學生們將正式參與課題研究。
去年6月,南師附中和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簽署協議,開辦江蘇首家中學“科學菁英班”,旨在培養一批科研人才。為了讓這些學生有更多動手探究的機會,近日南師附中又和中科院南京分院簽約,選拔部分“科學菁英班”的學生參與中科院“天地生”科學探究活動。
由于中科院南京分院駐寧研究所的學科領域主要集中在天文、地質古生物、土壤與環境、湖泊水文等“天地生”領域,因此這次科學探究活動被稱為“天地生”科學探究。活動為期一年,21名經過層層選拔的學生將在一線科研人員的指導下,每3人一組就某一個科學問題進行系統研究,并推導出具有科學意義的結論。此次學生們參與的課題包括《湖庫水環境的季節演替過程監測與保護建議》、《納米銀粒子在食物鏈中傳遞規律研究》、《太陽爆發的光學與射電觀測》等。
據介紹,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類似于大學本科生做畢業論文,包括項目開題、科學實驗、撰寫論文及論文答辯四個環節,最終完成一部科研論文,能力特別突出的學生還有機會在指導老師的推薦下發表期刊論文或申請專利。
南師附中高一“科學菁英班”的史浩辰此次入選。他告訴記者,他媽媽就是從事環保相關的工作,他從小就對環保、科技感興趣,他最大的理想就是當一名科學家。平常他就學有余力,剛好這次有機會可以被選拔參與這個活動。史浩辰從事研究的課題是《湖庫水環境的季節演替過程監測與保護建議》,老師是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的朱廣偉研究員。昨天,史浩辰和同組的兩名學生已經和導師碰面,并且首次參觀實驗室,了解了課題的相關背景知識。
“真正參與課題研究本周末就能啟動,按照計劃我們將在導師的帶領下對此前采集的常州天目湖湖水進行實驗分析,了解里面氮、磷、葉綠素等含量,分析水質情況。”史浩辰說,對于這樣的研究他非常期待。
高中生做科研,會不會太超前?中科院南京分院科技合作處負責人介紹,讓學生參與研究,重點不在結果,而在學習過程,讓學生知道探索世界的方法,開拓思維。現在部分學校應試教育教條化,孩子接觸到的方程式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到真正的國家科研機構里,看看有現實意義的實驗都是怎么做的,并且自己來體驗一把,這比背幾十遍書都來得有意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